换而言之,野利仁荣就是想建议李元昊撤兵去北地郡泥阳城。</P>
这话他前面就说过一次了。</P>
不过现在是比较委婉一些。</P>
李元昊犹豫了起来。</P>
想了想道:“如果我夜间偷袭,能否拿下此城!”</P>
这话没人能回答李元昊。</P>
偷袭,也要看对方会不会放松警觉。</P>
“主公可以试一试!”野利仁荣看了看天色道:</P>
“反正我们今日是撤不了了,不如命大军暂时做着后撤的准备,让城内的霍去病以为我军要退回北地郡,让其放松警觉!”</P>
“待夜深之时再行突袭城池,若成功,则继续进兵临泾,若失败则天亮后立即撤往北地郡泥阳城!”</P>
李元昊听到这话,脸上那冰寒的表情终于没有那么的僵硬可怕。</P>
………………</P>
京城!</P>
德阳殿!</P>
“有本早奏,无议退朝!”</P>
正常的流程下来。</P>
有事的百官挨个站出来禀奏要事。</P>
礼部汇报恩科筹备的进展,表示已经收到了各州递交上来的赶考学子初步名单。</P>
有能力的组织一起前来京城,没能力的州郡,让想鲤鱼跃龙门的人自己跑来京城。</P>
工部汇报着各个工程项目的情况,并提交上报了诸多未来需要架桥的方案。</P>
这个时代造桥不光需要极高的技术,同时也是一件很耗费钱粮的工程,远不如渡船来得更加划算经济。</P>
“陛下,臣以为,完全可以在黄河上兴建四座跨河大桥!”</P>
“其一是在关中与河东之龙门渡大桥;其二是京城通河内之猛津关大桥;其三是荥阳郡之广武大桥;其四是东郡境内的濮阳大桥。”</P>
“前两座桥可为飞索桥,第三座可为石墩桥,后一座可建浮桥。”</P>
“有此四桥可沟通黄河两岸,使北方与中原更加精密,亦可让京城通往北方变得通畅,且不受天气等淤泥因素干扰!”</P>
一名工部郎中跑出来侃侃而谈。</P>
叶无泷听了不仅没有什么喜色,反而神情变得复杂起来,甚至有一些冰寒。</P>
盖因此人自己并没有什么印象,也不是工部尚书杨万里的心腹。</P>
而且他提出的这个方案,看似很宏伟壮观,是一件丰功伟绩,实则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P>
叶无泷又不是傻子。</P>
这个时代,怎么可能修建得出可跨黄河的飞索桥。</P>
石墩桥更是个笑话,估计还没有修成就被黄河河水泛滥暴涨的时候给冲毁了。</P>
你就是修一百年也修不成。</P>
浮桥倒是可为,但是耗费很大,而且实用性极差,到了冬天冰封之后,你就算没桥,也可以在黄河上通行。</P>
但是如果是凌汛之时,你这浮桥又用不了,还要想办法保桥。</P>
一年四季,能用上的日子屈指可数。</P>
造价又大,这也是为什么大虞数百年,没有皇帝同意修建浮桥的原因之一。</P>
这就是面子形象工程。</P>
光是造一座桥就可能拖垮大虞经济,有几个皇帝会傻成那样,大力在黄河上修桥?</P>
所以,这人要么是出来恶心自己,要么是不臣之心,欲坏我大虞好事。</P>
而此人的话一出殿内短暂的安静了一下之后,便有不少官员站出来道:</P>
“陛下,臣以为可!”</P>
“陛下,此乃大国天工,大利我大虞也!”</P>
“陛下,此四桥不可不修,此乃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