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叶无泷进移花宫(1 / 2)

“走吧子房,我们走水路,考察考察西昌郡、昭通郡跟滇北郡!”</P>

顺着成都城外的泯江到棘道,在向西顺金流江走,江之北为西昌郡,江之南为昭通郡。</P>

经过十日行舟,两岸的情况也被叶无泷与张良人了解得清清楚楚。</P>

“陛下,这一路走来,全是山,极少有可耕种的土地,此河流量之大,远超我们想象也!”</P>

到达了原西昌郡的三缝城。</P>

为何叫三缝,那是有极为重要原因的。</P>

三缝城南边十里,有一个三江口,两条自南向北流的河交汇。</P>

三缝城北边五十里,又有两条大河自北向南流汇入主河。</P>

是也,此地建县城,便取名为三缝城。</P>

滇北郡设立后,这里自然就被叶无泷划给了滇北郡。</P>

“从这里南下,修一条流经滇池的运河,在连通到交趾郡或是南宁郡,则可以提前出海了。”</P>

“开河移山,还能凭空造出许多的平地,使得云州之地的人口迅速得到增长。”</P>

张良看了看天色道:“这里的气温常年比较稳定,尤其滇池及滇南郡之地,更是四季如春,极适合农耕种植。”</P>

“只要能解决交通与人口问题,这里未来可为一大粮仓或是帝国水果蔬菜的供应之地。”</P>

四季如春,简直是农耕最理想的地区。</P>

叶无泷道:“走吧,我们直接南下,去滇池瞧瞧。”</P>

一天后,众人凭借着自己的陆地仙境实力,穿过了重重大山,将滇池以北之地查探得清清楚楚。</P>

也终于飞到了滇北郡太守府昌谷城。</P>

昌谷城在滇池北部沿岸地区,这里土地肥沃,且平坦。</P>

极适合屯垦与建城。</P>

是也,成为了滇北郡的府城。</P>

而与之一河之隔的南部滇池城,暂时则为滇南郡的太守府,也是原滇郡的府城。</P>

昌谷城。</P>

岳飞的西南战区司令府暂时就设在这里。</P>

大将高宠等人则派往西边的重镇楚雄驻扎。</P>

因为丁春秋在边境来来回回的杀了一大批大理国的武将与江湖高手。</P>

大理国早就被吓怕,不敢再来边境闹事了,已经退缩回了下关。</P>

“陛下,滇北郡与滇南郡的情况就是如此。”岳飞将自己新写的建设方案交上来道:</P>

“臣建议将滇南郡的太守府迁往通海城。”</P>

“一是通海居于滇南郡的中部,更方便管控各城各县,同时通海地区有比较开阔的平地,同时有一片湖泊,水源将没有问题。”</P>

“若是用陆地神仙之力,将与胜休、江川三地中间的那座山打掉,则会有更广袤的平坦土地,光是这一片区域就能养育数百万人口。”</P>

“使得滇南郡更加稳定。”</P>

“如果在将滇池、抚仙湖、星云湖,通海湖打通相连,则可以与滇北郡实现水陆联通。”</P>

叶无泷与张良相视一眼。</P>

合着你岳飞不光在想着怎么打仗,更想着怎么发展云州。</P>

简直与张良还有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P>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P>

所以先发展云州,扶植起滇北郡与滇南郡,这是必要条件。</P>

不然即便能打下哀牢国、阿瓦王朝,也极难控制其地,实现长久稳定的统治。</P>

况且南面还有南掌国、真腊、吞武里。</P>

叶无泷笑道:“鹏举放心,你所调研的这事,正是朕与子房前来的原因。”</P>

“我与子房已经考察过滇北郡了,欲从三缝城处开运河南通滇池,正好与你所说的串联着抚仙湖、星云湖,通海湖,然后向南继续联通蒙自、西随水通往交趾郡。”</P>

“开山平谷建河,将大西南彻底改变,使之融入到帝国的发展之中,将这里彻底与外界打通,使之往来更方便,促成云州与黔州的大兴盛。”</P>

“以解决你西部战区对外开拓之困局!”</P>

岳飞闻言大为激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