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学业知己(1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2182 字 10个月前

皇城。</P>

上书房。</P>

夏日炎热,殿门自开,临侧的镂空二龙戏珠木窗亦是引风而入,其内,一片温凉之感。</P>

龙首金色冰鉴吞吐霜寒云雾,伴着微风的滚动,覆盖此方区域的每一寸角落。</P>

明黄色纱幔垂落,也是微微摇曳,些许服侍于此的太监立于其后,降低存在感。</P>

忽而,一道欢快的声音传出。</P>

顿时,带着整个上书房的气氛都轻松不少。</P>

“哈哈,不错!”</P>

“朕为上皇七十大寿,尽了一份孝心,要在西苑北处建造福康园,若然你们也尽一份孝心,再好不过。”</P>

“此事既然是你于朕所言,那么,刘丰,这件事你亲自办吧。”</P>

“戴权!”</P>

扫着面前低首静立的工部尚书刘丰,德正帝面上甚是欢喜。</P>

着一身云霞色的氅衣轻衫,其上祥云朵朵,五龙环绕,金丝玉带,环琅铿锵。</P>

看上去不过四十有余的年岁,身材适中,神容康健,双手背负身后,不住回味着刘丰之言。</P>

让国朝文武都向上皇尽一份孝心,再好不过。</P>

也能彰显本朝孝道仁礼,更可以令一些人闭嘴,这些时日那些御史言官都是吃饱撑的。</P>

更可解决另一件烦心之事。</P>

“陛下!”</P>

当即,一人自旁侧纱幔旁的梁柱后轻步走出,青衣贴里,腰间坠着红色的补子,带着圆形的双拱成山小黑帽。</P>

深深一礼落下。</P>

“东西给刘丰吧。”</P>

德正摆摆手。</P>

“是!”</P>

戴权连忙又是深深一礼,旋即,从袖中取出两张纸,行进工部刘丰跟前,双手递了过去。</P>

“刘尚书!”</P>

“这是陛下自己拿出的体己银子二十万两。”</P>

“可要收好了。”</P>

戴权轻声细语。</P>

“这……。”</P>

“陛下!”</P>

头戴乌纱,绯服锦鸡点缀,犀皮束带,皂皮朝靴,锦衣华贵,庙朝尊贵之人。</P>

其人,五十有余的年岁,须发略有灰白,然则,精气神还是充足,颔下留有短须。</P>

闻此,看向内相戴权。</P>

二十万两银子?</P>

陛下的内帑银子?</P>

这可如何使得!</P>

“陛下,京城上下,文武百官甚多,所表孝心,想来足以建造福康园。”</P>

刘丰拱手道。</P>

“为上皇修建福康园,已经有人不满了。”</P>

“若然让你们出钱,朕不出钱如何显孝心。”</P>

“二十万两收好就是了。”</P>

“户部那边的事情,朕也知道一些,然……一些事情,需要你们替朕分忧。”</P>

“为福康园尽孝心,那也是一些人该做的,这些年京城内的大小官员没少从户部借钱吧。”</P>

“否则,三百万两算得什么?”</P>

“哼!”</P>

“福康园的事情,必须年底完工,不得延误。”</P>

德正不想要在二十万两银子的事情上纠结,何况……也该一些人出钱,户部那边之所以批不出来三百万两。</P>

固然是预算之故。</P>

却也有国库那边不足以拿出更多,那些人就知道从国库拿钱,也没见放回去。</P>

那件事……非上皇还在,定要和他们好好算账!</P>

“是!”</P>

刘丰心中一禀,握着手中的二十万两银子,又是一礼落下。</P>

“听说这个点子是你们工部的人提出来的?”</P>

“此人倒是有心。”</P>

随即,德正倒是闲聊一事。</P>

“陛下,都是为君父分忧。”</P>

“那人名为秦业,为工部营缮司郎中。”</P>

刘丰颔首,也没有隐瞒。</P>

这件事工部那边知道的有不少人,自己想要贪功也做不到,何况也没必要贪功。</P>

这件事做好了,就是工部的功劳。</P>

身为工部尚书,直接就得了最大的一份,其它的功劳,一些人也该分润一些。</P>

“为君父分忧。”</P>

“朝中就应该多些这样的臣子。”</P>

德正欣然。</P>

……</P>

……</P>

“存周!”</P>

“今日怎么看上去……气色不太好?莫不是昨日没有睡好?”</P>

承天门前,国朝衙门行署之地。</P>

工部自然位列其中。</P>

国朝定制,工部以尚书、侍郎管理大小要务,其下设置四司,皆以郎中管理。</P>

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P>

如今的郎中便是秦业。</P>

连日来,一直为陛下交代的福康园忙碌,事务繁多,刚看了一下福康园模具铸造,归于司堂之内,倒是看到了一个熟人。</P>

员外郎贾政贾存周。</P>

员外郎!</P>

郎中副职,只是贾存周不是自己所管的营缮清吏司员外郎,而是都水清吏司的郎中。</P>

都水清吏司多掌估销工程费用之事,贾存周似是不擅长此道,为官多年,都一直没有为郎中。</P>

以荣国府的权势,似是不应该,想来是贾存周自身的缘故,当然,百年公府也不在乎这个小小的官职。</P>

“倾臬兄!”</P>

“一些家事所致,无关紧要。”</P>

“这是关于福康园的一些文书费用之事。”</P>

青袍白鹇,乌纱规矩,身形略有清瘦,却眉目明亮,气质温雅,手持数本文书,看向秦业。</P>

先是摇摇头,而后微微一笑。</P>

“哈哈,莫不是你家那位衔玉的哥儿?”</P>

秦业将文书接过来,落于里侧的案上,自有侍者沏茶倒水,闻贾存周之言,打趣着。</P>

荣国府上下,能够令贾存周如此的,也就只有一个人了。</P>

对于宁国府、荣国府的事情,还是了解一些的。</P>

“唉。”</P>

“不提也罢,不提也罢。”</P>

“说来,这一次为福康园之事,倾臬兄献言建策,颇得今上之心,若然事成,当有所进。”</P>

“政当一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