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卿!”</P>
“你的课业如今已经很不错了,童试之用足矣,接下来只需要针对不同的题目,给于多多习练经义文章便好。”</P>
“至于缺点……那就需要拿秋闱考试的标准了。”</P>
“秋闱考试的内容同府试相仿,差异之处就是……深奥许多,需要做的文章更好,十三经中……你有一些书读的很好。”</P>
“也有一些书略有欠缺,如《诗经》,这本书应该不太难的,你反而在经义文章中很少引用。”</P>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P>
“对于男女的情意之事固然为其表,却也有以礼道大之的一面,也是为此,《诗经》才被列入十三经!”</P>
“……”</P>
城南。</P>
南成庄。</P>
秦钟上午待在报馆,处理日常琐碎之事,午时离开京城之前,报纸便是售出一万份,速度更快了。</P>
不出意外,报纸可以卖的更快。</P>
而且,小王爷对报纸别有兴趣,上午又来了,自己走后,他待在报馆内继续浏览一些采风来的有趣讯息。</P>
想要亲自选择,刻印在报纸上。</P>
秦钟没有意见,不涉及军国要务的情况下,只要不违反礼仪,任由小王爷折腾。</P>
框架立下了,报纸整体不会有太大的变化。</P>
就是不知道小王爷选择的一些内容如何,待傍晚回去的时候,会有人将大致内容交给自己看看的。</P>
应没有太大问题。</P>
是以,便是处理另外一件重要之事。</P>
一个时辰多些的时间,做了一份经义文章的卷子,卷子的字数也就五六百字。</P>
偏偏……五六百字需要字字斟酌。</P>
做完之后,便是直接交给二师批改了,一字一句的修改,一字一句的推敲。</P>
如此小灶!</P>
秦钟觉得自己明年不能考中秀才,就真的……废了。</P>
“《诗经》之道!”</P>
“近来一段时间,的确有些忽视,我多有将时间落在《春秋》、《周易》等书上了。”</P>
暖意横生的书房内,看着自己的卷子上被圈出的一个个红点,听着二师所言,秦钟颔首。</P>
十三经典籍自己早就掌握内容了,那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明悟其意,明悟其深层意义。</P>
更重要要活学活用!</P>
否则,写经义文章的时候,如何引经据典?</P>
如何用圣人之言?</P>
如何更好的将己身之意化入文章,以更好的方式道出。</P>
那些典籍中,自己用功多寡心中明白,有一些书的确钻研的时间少,二师他们从经义文章发现不难。</P>
科举出题!</P>
那些书目都有可能是题目的来源,若是恰好出中耗费精力专门钻研的再好不过。</P>
若是恰恰是不擅长的,那就扯犊子了。</P>
“如今才十一月初。”</P>
“时间还是足够的。”</P>
“却也很快,十一月过后,就十二月了,按照惯例,十二月的课程不多,一月份也剩不几天。”</P>
“二月就转瞬眼前了。”</P>
江墨轩双手握着一只精致的茶壶,踱步不为寒冷的书房,自己和熙民兄要准备后年的春闱。</P>
时间还有一年多!</P>
鲸卿剩下的时间,表面一算还有四个月左右,实则能够剩下一半就很好的。</P>
书院这里的学员挑灯夜读的越来越多了,时间越来越紧迫了。</P>
“的确很快。”</P>
对于时间的多寡,秦钟心中也是有数。</P>
科举!</P>
这片土地上最好的抉择!</P>
最好后面没有之一的抉择!</P>
果然过了童试,就是秀才了。</P>
若是运气好,秋闱有成,科举之路,就走了一半了。</P>
至于春闱?</P>
按照青园先生礼部那边统计的数据,国朝百年来的进士平均年龄三十岁出头!</P>
啧啧!</P>
那就意味着,三十岁之前考中进士都是极好的。</P>
不过……先生都十六岁中进士了,自己也不能太差。</P>
后面的春闱不强求,那个时候,自己十二岁!</P>
又三年便是十五岁!</P>
会试三年一次,自己十五岁还有一次春闱!</P>
希望那次搞定!</P>
如果名次靠前一些更好了。</P>
……</P>
……</P>
“这几日……朝廷的动作还真不小。”</P>
“大兴、固安、武清那里的官员抓了不少,那些人虽非主使者,却……明知朝廷公文之意,还那般为之。”</P>
“将他们抓牢里不亏。”</P>
“淤泥淤田!”</P>
“那些人还真是黑心,那样的银子都敢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