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腊八卖报(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1941 字 10个月前

“何况……就算约定好了,如果他再折腾,不也是一点法子没有。”</P>

贾琏觉得那是一个馊主意。</P>

“……”</P>

平儿归于沉默。</P>

“……”</P>

凤姐摩挲着娥眉,当初就不该借银子给琏二爷。</P>

事情如何解决?</P>

自己是无法了。</P>

******</P>

“卖报!”</P>

“卖报!”</P>

“卖报了!”</P>

“《京都日报》!”</P>

“《京都日报》……两文钱一份!”</P>

“……”</P>

“……”</P>

腊月初八。</P>

本为佛家释迦摩尼成道之日,本为佛家的一个盛大节日,如今逐步覆盖天下间。</P>

无论是否佛家中人,皆欢乐盛大之日。</P>

先前佛家在纪念这一日的时候,喜欢熬制一些特别的米粥,放入许多的东西。</P>

如七宝五味粥!</P>

如百家粥!</P>

……</P>

其后,米粥之名变成腊八粥,又变成八宝粥!</P>

八宝粥!</P>

非为八种东西熬制而成,而是统一之称,有条件的多放一些,没条件的少放一些,皆八宝粥!</P>

一年岁月,过了腊八就是年!</P>

过了腊八这一日,距离年关就不远了。</P>

辰时曙光渐盛,京城已然复苏。</P>

三十六坊皆动,一个个商市复苏,一个个角落里的小摊小贩复苏,一处处吃食之地复苏。</P>

早起的京城之人寻找自己喜欢的小吃摊,开启每一日。</P>

未几。</P>

便是有熟悉的声音由远而近传来,卖报的又来了。</P>

历经月余的时间,卖报之音已然成为早餐的点缀,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报纸,别样快哉!</P>

“小孩,报纸来一份!”</P>

“小孩,爷要一份。”</P>

“来一份!”</P>

“……”</P>

早就准备好两文钱的一位位食客从怀中掏钱,对于报纸……那是必须的,都习惯了。</P>

如今每一天不看看报纸,都不舒服了。</P>

看向卖报的小孩,大气豪迈的说着。</P>

“咦,小孩,今儿怎么换人了,我记着这一片卖报的,是另外一个孩子。”</P>

与之相随,也有人好奇道。</P>

卖报的人变了。</P>

买报纸一个多月了,对于卖报的事情也了解一些,京城三十六坊,都有专门卖报的小孩,他们自称报童。</P>

这段时间,他们这里一直都是那个报童,没有别人的,现在……变了一个小孩。</P>

“大爷,您的报纸!”</P>

“没有变!”</P>

“我今儿是第一天卖报,以后这里就是我卖《京都日报》了!”</P>

“大爷,您的报纸!”</P>

“您的报纸!”</P>

“……”</P>

那卖报的小孩看上去也就十岁上下,衣衫朴素,浆洗的发白,还算干净,发丝成髻,人生的机灵。</P>

腰间挎着大布袋,一手递过去报纸,一手取过两文钱,面上不住含笑,卖报挺顺利。</P>

真好!</P>

自己也成为报童了,也能赚钱了。</P>

“没有变?”</P>

“嗯?”</P>

“《京都日报》?”</P>

“不是《京城日报》吗?”</P>

“你们报纸的名字变了?”</P>

熟练的掏钱,继而接过报纸,一位食客握着手中的报纸,瞅着版面的四个字。</P>

是《京都日报》!</P>

非《京城日报》!</P>

不由更为诧异。</P>

“卖报了。”</P>

“卖报了!”</P>

“《京城日报》腊八大变动!”</P>

“还有彩色美人图很多的《京城娱乐日报》!”</P>

“卖报了。”</P>

“卖报了!”</P>

“……”</P>

当其时,这处街道远处,再次传来卖报的声音。</P>

顿然。</P>

引得一众食客再次看过去。</P>

这个声音听着更熟悉,是他们每日里听到的卖报小孩声音。</P>

又一个卖报的。</P>

《京城日报》!</P>

腊八大变动?</P>

《京城娱乐日报》?</P>

那他们现在所买的《京都日报》是什么?</P>

他们买的报纸不是《京城日报》?</P>

怎么突然间出现这么多报纸了?</P>

“大爷,您的报纸?”</P>

早一步前来的《京都日报》卖报报童将报纸递给一位要买报纸的大爷,神情有些忐忑。</P>

《京都日报》和《京城日报》不一样的。</P>

不是一家的。</P>

这位大爷……还买不买?</P>

报纸不都是一样的?</P>

瞧着大爷手中的两文钱,小孩有些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