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喜琏儿他们做那些商人之事,却也无法。</P>
后来便是生出一大堆事情,正月以来,生出来的事情更大了,可见那个营生也非好事。</P>
扔掉倒也无碍,何况也没有听闻琏儿他们指着那些营生赚很多银子。</P>
就这两件事?</P>
解决了?</P>
果然,太子殿下出面,事情这般就解决了!</P>
“母亲,没有其它的事情了。”</P>
对于太子殿下派人传达的那个结果,贾政也是很满意的。</P>
三十万两银子?</P>
府上还是可以拿出来的,东府都可以拿出来,蓉儿毕竟是东府的嫡孙血脉。</P>
虽说不太成器,毕竟没有犯下滔天大罪,以后若是有改,也可撑起门楣。</P>
琏儿和蓉儿、薛蟠他们的营生?</P>
更是不需要考虑。</P>
事情就是他们弄出来的,他们也该付出一些代价,何况,不过一些营生和铺子罢了。</P>
也值不了太多银子。</P>
太子殿下果然还是挂念着他们家的,只是……因这件事劳累了母亲,身为儿子,心中惭愧。</P>
贾琏!</P>
唉,接下来也该弄一些正经事做,还有东府的蓉儿,自从大哥离去以及东府珍儿病倒之后。</P>
琏儿和蓉儿愈发不成样子了。</P>
上元节后,六部诸司又要开印,自己在府中也没有太多时间,接下来当好好与他们说道说道。</P>
还有宝玉。</P>
前几日,自己亲自前往了兴荣街那里一趟。</P>
秦业是自己在工部多年的同僚。年前更是被陛下擢升金陵工部衙门右侍郎,位列三品之位,或许权柄不如京城工部衙门的右侍郎。</P>
然而,右侍郎就是右侍郎!</P>
已然赫赫国朝绯服重臣之列。</P>
再加上两府姻亲之故,便是前往喝酒聊天,期间说了不少事情,比如小秦相公的事情。</P>
就是倾臬兄不提小秦相公,京城之内,庙朝之中,不知小秦相公的都不多。</P>
腊月之时,陛下在朝廷上都提到小秦相公的名字数次,夸赞小秦相公年岁虽幼,却有一番医者济世之心。</P>
又从医者济世之心,提及读书人的仁人之心,言语朝廷和天下多一些小秦相公那样的人,则国朝千秋万世都不难。</P>
小秦相公!</P>
宝玉!</P>
他们一般的年岁,却……,贾政心中叹息,府中之时,自己每每要好好管教宝玉,老太太和太太她们总是溺爱如斯。</P>
自己也是无法。</P>
听闻,正月初五以来,小秦相公都多有前往青园先生那里受教,实在是……,令贾政忍不住想要现在就看着宝玉好好读书。</P>
上元节后,倾臬兄要南下金陵,小秦相公则前往城外书院读书,更是……。</P>
心中怅然,无法言语。</P>
如果自己的珠儿还在,当欣慰宽然。</P>
宝玉!</P>
无论如何,接下来也要好好管教管教,整日里就在姊妹间玩耍,何以精进?</P>
“多太子殿下之力。”</P>
“政儿,明儿,你要亲自为礼。”</P>
“三十万两银子!”</P>
“琏儿的营生和铺子,琏儿,你那里如何?”</P>
贾母面上欢喜,事情总算是解决了,若非太子殿下出面,还不知道事情会变成如何。</P>
三十万两银子?</P>
那件事需要再细说,琏儿他们的营生和铺子,此刻倒是可以直接定下。</P>
人都来了。</P>
“……”</P>
“老太太,我这里无碍,一切听从老太太之意。”</P>
贾琏忙深深一礼。</P>
营生和铺子是自己、薛蟠、蓉儿三人所有,按理说自己不能直接做主。</P>
然而。</P>
眼下,只有一条路。</P>
若是自己不答应,只怕这里的太太、奶奶们都不答应,营生和铺子?</P>
唉。</P>
正想着接下来筹集银子再从小秦相公那里拿一些货物呢,无论如何,也能直接赚一两千两银子。</P>
现在。</P>
没了。</P>
******</P>
“举业文章,要在言之有物。”</P>
“其次才是辞藻的华丽与否,二者不可本末倒置,这一点……鲸卿你做的就不错。”</P>
“你这篇文章做得就有些意思。”</P>
“题目取自《周易》中的丰卦!”</P>
“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P>
“一隅而入,渐进渐深,个中变化皆在其中,主卦、初九、六二、九三皆玄妙。”</P>
“九四、六五、上六则非凡。”</P>
“互为所至,则丰卦立意礼仪深入,你这篇文章在乡试之中,都是出色的。”</P>
“《周易》!”</P>
“你去岁书录的《射雕》,正月以来,我有抽空将其看完,还是有些意思的。”</P>
“里面有一种武功名为《降龙十八掌》,真亏你如何将这个名字想出来,非上皇,你要换一个名字了。”</P>
“亢龙有悔!”</P>
“飞龙在天!”</P>
“见龙在田!”</P>
“潜龙勿用!”</P>
“……”</P>
“一招一式的名字取的不错,虽说只是取其表象,也足够了,尤其是亢龙有悔,这一招……就很好。”</P>
“一招打出,刚猛霸道,却……内蕴三份柔和内敛之意,刚柔并进,亢龙有悔。”</P>
“不为纯正的刚猛至极。”</P>
“道理寓于武学之中,有趣。”</P>
“还有龙战于野这一招,厚德大地,乾坤载之,无穷力从身下涌出。”</P>
“则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其道穷也!”</P>
“还有你在里面所写的《九阴真经》!”</P>
“黄裳之人,亏你如何想到,人家一位文人大学士,在你书中,成了一位学究天人的武道大宗师。”</P>
“遍观道藏,书录《九阴真经》!”</P>
“《万寿道藏》,那卷道藏可惜了,在金元之岁,就残缺遗失了,前明的《永乐大典》中也没有存续多少。”</P>
“你对于道家的典籍倒也看了不少。”</P>
“《周易》之中,阳九阴六,乾坤大之,《九阴真经》却也小说之论。”</P>
“……”</P>
“哈哈,说的倒是有些多了,观你对《周易》有那样的感悟,那卷手札没有送错人。”</P>
“《周易》虽好,童试和乡试的题目是从诸经中选择,不一定从《周易》,书录文章要兼具博览之意。”</P>
申时初。</P>
城西,刘府。</P>
深处一处暖和的书房内,传来阵阵朗笑说话之音。</P>
刘延顷一袭浅青色的对襟合体长衫,随意束冠,手持一份崭新经义文章,踱步走动,不住评判。</P>
一侧,秦钟静静聆听。</P>
自正月初五以来,每日下午都来青园先生这里受教,虽为受教,却非一板一眼的背书、作诗之论。</P>
更多一问一答。</P>
现场做一片经义文章,而后于经义文章,青园先生一字一句的给于拆解评价。</P>
一字一句都引动许多典故、道理,诸般典籍,信手拈来,若非秦钟记忆力尚可,看过许多相连的书籍。</P>
还真会发懵。</P>
虽如此,也是不敢有丝毫大意。</P>
今儿所说所言的一些先贤道理、引用之故……,都要使用的,都要记下的。</P>
保不准先生就什么时候突然询问了。</P>
以至于每日归去,秦钟在将小说文字口述完毕之后,又要亲自将所记下的东西书录出来,慢慢琢磨。</P>
一篇文章!</P>
在先生面前,无论是什么题目,都可以用任何一部典籍的内容来诠释,旁证博学随意作文。</P>
秦钟汗颜。</P>
儒家经典中,要说自己现在对它们的了解也不浅了,要说做到青园先生这样,还差了许多。</P>
好在,自己并非是要做儒道大宗师。</P>
只要所学可以通过举业考试就行了,至于先生的这个境界,待举业有成之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研究。</P>
一年不行,那就两年,说不得自己以后也会达到那个境界。</P>
“受教!”</P>
秦钟一礼。</P>
抛开高强度的压力不提,这种开小灶的感觉,秦钟还是很喜欢的。</P>
先生作为礼部侍郎,主持天下科举之事,对于里面的门道自然精通。</P>
先生说自己的经义文章有乡试水准,心中有数。</P>
有乡试水准不意味着可以考中乡试,天下间有乡试水准的生员多了去了。</P>
可每一年的乡试举人名额就那么多。</P>
欲要十拿九稳。</P>
需要更进一步。</P>
“哈哈,许多东西,我说的有些多了。”</P>
“但……于你而言有用处的,你的记忆力很好,怕是《射雕》上神思之法过目不忘都不逊色。”</P>
“天生的读书苗子。”</P>
“如今已经正月十二了。”</P>
“鲸卿,再来两日吧。”</P>
“十五那日无需前来,好好与你父亲在府中聚处。”</P>
“儒家经典中,接下来于你说说《春秋》!”</P>
“《春秋》!”</P>
“是可以读一生的书,我读了《春秋》四十年,每一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P>
“他日,你若是为官,也不要落下。”</P>
“从庄公二年开始说吧。”</P>
“鲸卿,你先说说庄公二年的事情,再说说你的感悟。”</P>
刘延顷轻捋颔下须发,容面欢喜的看向某人,放下手中那份经义文章。</P>
鲸卿!</P>
天生的读书苗子,比当年的自己还要出色,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灵活有变。</P>
想到今岁接下来的童试和乡试,刘延顷不由又是一笑。</P>
“庄公二年!”</P>
“经文所录,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P>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P>
“秋七月,齐王姬卒。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乙酉,宋公冯卒。”</P>
“传语则为: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P>
“书,奸也。”</P>
“先生,庄公二年之事,春秋乱象之始。”</P>
“乱,无序也,无礼也,故而……。”</P>
秦钟一礼,于先生看了一眼,稍有思忖,便是将所思所想一一道出。</P>
《春秋》!</P>
真正的微言大义,字字珠玑。</P>
刚要说道庄公二年的深意之事,耳朵有动,不自觉的看向房门处,那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P>
“……”</P>
刘延顷有觉,眉头一皱,也是看向房门处,自己吩咐过的,若无要事,不要来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