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第三(1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1897 字 10个月前

“鲸卿,来了!”</P>

“鲸卿!”</P>

“鲸卿!”</P>

“……”</P>

几处早读的学堂连在一处,秦钟将雨伞落于至善学堂门外檐下的木架上。</P>

稍整衣衫,便是拎着书箱行入学堂。</P>

其内,一个个三尺有余的烛台上,火油充盈,光芒照耀,由烛台分布零散,至善学堂皆被昏黄色的火光照耀。</P>

一处处烛光交织,尤为明亮。</P>

大小约百平上下的至善学堂内,已经有一二十人在了,都在各自的书案前看书、读书。</P>

洪亮之音不绝,之乎者也夹杂其中,先贤的道理内蕴,读之,思考之,有所得之。</P>

觉有人看过来,更有打招呼的。</P>

“润焕兄!”</P>

“顺谷兄!”</P>

“晋臣兄!”</P>

“羽宣兄!”</P>

“……”</P>

“早!”</P>

“你们还是比我先到。”</P>

秦钟行至往日里自己所在的书案之地,将书箱放下,拱手先后一礼。</P>

打招呼之人,都是上舍的学员,一些人去岁在南成庄都有见过,是以,相熟起来并不难。</P>

而且,称之为兄,非敬称,而是一个个年岁真的比自己大,自己的年岁在书院里或许不是最小的。</P>

却……上舍之内,绝对是最小的。</P>

其余上舍之人,年岁最小的是十三岁,其余大都是十五六以上的,还有几位年岁更长的童生学员。</P>

“哈哈,我等也是刚到。”</P>

“今儿可是正月二十八了,按照书院的惯例,待会用过早饭后,就要开始考试了。”</P>

“考完试后,再有几日,上舍里,过半人便要走了。”</P>

坐在秦钟身前的一人回首低语说着话,其人形貌寻常,说不上俊朗清逸,却一双眼睛很明亮。</P>

与之相见,会第一眼注意到。</P>

个头不算高。</P>

身着学员统一的青衫,笑语不绝,将今儿的一件事提醒着,顺而,叹语说道另外一件事。</P>

“的确要考试了,却也习惯了,去岁都考了那么多。”</P>

“倒是上舍要走那么多人,多有遗憾。”</P>

“我来上舍还没有半个月呢,许多学员都没有很熟悉,却……,着实可惜。”</P>

此人名晁盘!字润焕!</P>

年十五,非顺天府直接管辖的大兴、宛平,而是顺天府和直隶一同管辖的城南永清县之地之人。</P>

体态不为胖硕和消瘦,自己曾有切脉,很精神的一个小伙子,擅长书法,经义文章也不错。</P>

私下里话语很多,很活泼的一人。</P>

因家境寻常,故而常有说道,待以后乡试有成,定要收下千顷良田于名下。</P>

为人还是不错的,因至善学堂坐的很近,也是熟悉。</P>

晁盘所言,自己也都明白。</P>

白石书院,一月三考!</P>

逢八就考。</P>

上次考试就是正月十八,自己入学是正月十七,直接赶上,也是因那次考试不错,直入上舍。</P>

如今正月二十八,都到月底了,自然也要考试。</P>

上舍的考试还是相当重要的,主要奖励多多。</P>

一月三考,按照书院的规矩,再加上三舍学员数量不一,上舍之地人少,只取录前三名。</P>

其余内舍、外舍取录前十名。</P>

上舍之地,凡每一次考试位列前三者,第一名记录三分,第二名记录两分,第三名记录三分。</P>

上舍、内舍、外舍法子一样。</P>

一个月下来,三次考试积分最多之人排列次序,分数最高者为第一名。</P>

奖励一千文,配上上舍学员本就有的一千文,一个月就有两千文了。</P>

将近二两银子了。</P>

而在外做工的普通人,一个人能够拿到二两银子的都屈指可数,何况,书院管吃管住。</P>

秦钟感慨。</P>

书中自有黄金屋啊,这是来上学的?</P>

不!</P>

这是来赚钱的。</P>

据自己所知,上舍之内有家境贫寒的,偶有得到那些补助,都会积攒起来,贴补家用。</P>

毕竟,书院里面不花钱。</P>

这也是没谁了。</P>

除了钱财的奖励,还有文房之物的奖励,还有布匹、粮米的奖励,如果不要那些,也可折算成钱财。</P>

还有一些其它难以猜测的奖励。</P>

尤其,三舍之地的奖励都不一样,听晁盘说过,还有数次的奖励是问道山长,更为难得了。</P>

是以,上舍每一次考试,一位位上舍学员都很是期待。</P>

秦钟也是期待,因为正月十八的那次考试,自己在所有的上舍学员中,位列第三名。</P>

好家伙!</P>

算是记录了一分,如果今儿的考试再入前三,也可有奖励了。</P>

至于晁盘所说的这次考试之后,上舍之地学员离去大半,也是清楚。</P>

前日!</P>

礼部便是下发了举业文书,下发大楚一十八省的,快马加鞭下发的。</P>

白石书院就在京城外面,直接就收到消息了。</P>

而顺天府也直接下发更为具体的考试讯息,县试的时间都有了,定在二月二十四开始!</P>

算起来,连一个月都没有了。</P>

自己所属大兴,大兴便是那日考试,顺天府之地其它县也是如此。</P>

也是为此,上舍的学员要离去一大半。</P>

因为,那些学员要提前从书院离去,前往各自的县域,准备即将到来的县试。</P>

原因更简单,考试根据户籍来的,户籍在哪里,就在哪里考试!</P>

白石书院的学员很多很多,来至大兴、宛平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其余都是各县之地,还有直隶、山东、河南之地的学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