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我必取中(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2007 字 10个月前

未时末,自己运气不错,先生刚刚回来。</P>

“不错!”</P>

“鲸卿,以你的经义才学,拿到那个县案首并不令我意外。”</P>

“不知道八月份的秋闱你是否能有收获!”</P>

“半年的时间,你还可以更进一步。”</P>

“若是用心用力,我观……也是不难,就是名次前后而已!”</P>

刘府。</P>

书房。</P>

刘延顷看着面前的少年人,不为吝啬赞誉,这般年岁就进学了,比当年的自己还要出色。</P>

还要做的好!</P>

尤其自己是了解鲸卿的经义水准的,此时此刻放在乡试都足够,所差别名次高低。</P>

眼下三月初,而乡试惯例一般都是八月初十前后,近半年的时间……鲸卿还可以更进一步。</P>

至于进步到哪里……就不好说了。</P>

轻捋颔下短须,刘延顷笑语不断,若是自己的孙儿也这般才学,就好了。</P>

正儿!</P>

去岁的打算,是今岁上元节后和鲸卿一块入书院学习受教的,毕竟正儿的年岁比鲸卿还要大一些。</P>

一切都基本上定下了,也都说好了,夫人也同意了。</P>

谁曾想,正月十六……正儿犯了风寒,一连病了数日,书院的招生日子错过了。</P>

那不是大问题,只要正儿还愿意前往,可以送过去的。</P>

夫人却不愿意了,怕正儿一个人在书院还会出现病患之事,若有碍就不好了。</P>

正月下旬,拗不过夫人。</P>

在夫人的坚持下,将正儿送入城中国子监了,以备将来直接参与顺天府乡试。</P>

国子监那边的学长、博士自然也不差,不比白石书院差,却是……管理上松弛不少。</P>

京城国子监里的许多学员背景不一,因此,国子监的学员参与乡试,有所成之人鲜少高门大户、高官重臣之子。</P>

多各省选拔而来的上佳贡监生!</P>

且看看吧,果然再过半年、一年,正儿没有什么进益,无论如何,都要把他送入白石书院。</P>

小小年纪,如何可以怕吃苦?</P>

当年自己求学的时候,一年四季,风霜雪雨,都基本上没有停歇过。</P>

方有后来早早中进士。</P>

但……夫人所忧……也不能不考虑,正儿从小娇生惯养,直接前往白石书院,怕是会出现一些问题。</P>

嗯。</P>

那些都是外事了,都是外事了。</P>

鲸卿!</P>

既然位列县案首,至于接下来的提督学政面试考校,基本上走过程比较多。</P>

除非提督学政对大兴县令很不信任,不准备给他面子,亦或者鲸卿的才学是虚无的。</P>

“先生!”</P>

“我会尽力而为。”</P>

“直隶之地,乡试录取一百余人,希望位列其中。”</P>

秦钟一礼。</P>

八月份的秋闱有成,接下来数年会省很多工夫,因为……摆在自己面前就只剩下最后一关了。</P>

只剩下会试了!</P>

殿试?</P>

通过会试,殿试不会黜落的,也就是名次而已。</P>

“乡试!”</P>

“是天下间各省竞争最大的举业之事。”</P>

“直隶之地上一次乡试,参与之人八千多,八千多人取中一百余人,可见其难。”</P>

“鲸卿,你若要取中,接下来不能放松。”</P>

“我因今岁要参与主持科举之事,我这里你怕是不能常来了,一些教导也艰难。”</P>

“接下来我会整理一些书籍,给你送到书院。”</P>

“嗯,江南之地,我也有一些故友,天下间文风鼎盛之地,在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之地。”</P>

“那里一些书院的好东西不少,我让他们收集一些送过来,于你参照,当有受益。”</P>

“山长师兄那里,我也会写信的,接下来你要多多请教于他,哈哈,不需要与他客气!”</P>

“毕竟白石书院接下来若是出了一位十一岁的乡试举人,对山长师兄来说,与有荣焉。”</P>

“于白石书院而言,也是极大的好事。”</P>

刘延顷踱步书房。</P>

鲸卿童试有成,接下来就是乡试。</P>

自己有心亲自教导,奈何职责科举,要避嫌!</P>

能做的就是多多为鲸卿准备一些可用之物,近半年的时间,鲸卿只要不放松,定可前进一大步。</P>

乡试的机会就更大了。</P>

“多谢先生!”</P>

秦钟深深一礼。</P>

先生虽未收自己为弟子,可……这般恩情不亚于师徒情分。</P>

江南之地一些书院的经义典籍,好像前几日林如海托人送给了自己一些。</P>

负责送来的人是林家之人,后来知道是林伶俐拜托林如海收集的。</P>

还真是……有心了。</P>

那些经义典籍自己看了,童试所用比较多,于接下来的自己用处不大。</P>

“鲸卿,若你这次乡试举业有成。”</P>

“我准备收你为弟子,你觉如何?”</P>

刘延顷近前两步,端量面前的鲸卿。</P>

同鲸卿相识数月,对于鲸卿也有许多了解,鲸卿的实干之才……自己很欣赏。</P>

那些商事营生就是最好的例子。</P>

还有去岁治水的一些建言。</P>

性情!</P>

医者仁心可观。</P>

学业水准,十一岁的县案首……虽不错,但……十一岁的举人会更好。</P>

心中有动,笑语看向鲸卿。</P>

十多年来,因一些事情,山长师兄多有建议自己空出一些时间,收一些门人弟子,传授所学。</P>

自己一直没有那么心思。</P>

现在……得遇合适之人,焉能错过?</P>

“这……。”</P>

“先生,秦钟今岁乡试必不让您失望!”</P>

霎时。</P>

秦钟先是一怔,而后大喜。</P>

旋即,一礼深深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