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计然经济!</P>
一国之盛,首要经济之盛,唯有经济之盛,朝廷才能去施展各种手段,将恩泽落于天下。</P>
天下则安。</P>
天下则稳。</P>
兵士有足够的钱粮。</P>
兵士有足够多的甲衣、器械。</P>
……</P>
道理很通俗,却很少有人将其成就一篇策论纳入眼前。</P>
计然经济!</P>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谁不懂?</P>
朝廷有钱了,什么事情不好做?</P>
打仗?</P>
都随便!</P>
前提,有足够的钱财、钱粮。</P>
还有对于天下各地可能出现的灾情处理,有足够的钱财底蕴作为支撑,则不为大事。</P>
否则,国库空虚,一切成虚妄。</P>
然!</P>
策论后面提及的一些事情,又有些不太明白。</P>
比如财政论!</P>
里面提及朝廷要根据所需,制定相应的财政手段,外加相应的货币手段。</P>
这个说法很新颖。</P>
……</P>
有些可以大致看的明白,有些则有些略有不解。</P>
这份卷子的主人……自己可以认出来,至今养心殿内都有他的画,画上还有他留下的题字。</P>
自软榻起身,舒展着筋骨,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窗外……已经夜幕降临了。</P>
时辰钟上的时间,也过了酉时正刻了。</P>
也太快了。</P>
“……”</P>
“小神医!”</P>
“这份卷子,是小神医写的!”</P>
“……”</P>
第十份卷子了。</P>
恒王心中多有忐忑,倘若这份卷子还不是小神医的,自己真的忍不住了。</P>
真的要请命了。</P>
观太子殿下将那份卷子落于书案上,在早已经燃起的铜台烛火下,卷子看的很清晰。</P>
第一眼。</P>
恒王便是忍不住再次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面上泛着别样的笑意。</P>
被自己等到了。</P>
第十份卷子才是小神医的。</P>
父皇刚才还那般评语,也知晓是小神医的卷子?认出来了?知道是谁的卷子了?</P>
如今十分卷子都出来了。</P>
反正!</P>
若是父皇没有心意所定,小神医的这份卷子……自己是要准备好好推荐推荐的。</P>
至于内容?</P>
嗯,先看看。</P>
先前也有询问小神医试卷策论所写内容,小神医没有多言,只是言语从计然经济角度。</P>
计然经济!</P>
那个……自己知道。</P>
不知道这篇策论写的如何!</P>
旋即。</P>
带着深深的兴奋,一边拍着大肚腩,一边将案上那份小神医的卷子细细一览。</P>
卷子上,父皇的朱笔印记很多。</P>
“这份卷子……很新奇!”</P>
“……”</P>
数十个呼吸之后,太子殿下轻声道。</P>
“和前面九份卷子都不太一样。”</P>
诚王点点头。</P>
这份卷子提及计然经济一道,对于此道……了解不多,实在是……朝廷对于此道精通的人就寥寥无几。</P>
“有些管子之论!”</P>
太子殿下又语。</P>
一些言语,有些像先秦《管子》之论调,却又有些不一样,因一些事情,自己读过管子,一些道理有记得。</P>
“赋税论!”</P>
“地丁合一?”</P>
“这……,简化赋税科目,地丁合一?”</P>
“如何合一?”</P>
“……”</P>
荣王在旁,也是一语,带着浅浅的不解。</P>
一个小小的新科进士,谈什么赋税论,他懂什么叫赋税吗?自己都不太懂,他懂吗?</P>
“……”</P>
“是小神医的笔锋!”</P>
“笔风也是小神医。”</P>
“……”</P>
恒王静静看着卷子,卷子上的字体很是熟悉,除了小神医没别人了。</P>
的确是计然经济之论。</P>
策论文书……提及许多论点,还有应对之法。</P>
地丁合一?</P>
貌似以前听小神医说过那个事。</P>
国朝的赋税征收不为规矩,不为规范,中间环节太多,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P>
是以,欲要增加国库收入,定要简化赋税征收环节,还要从源头将赋税征收的科目给予简化。</P>
具体如何,小神医当时说的好像有,自己记得……不是十分清楚。</P>
也就一点点。</P>
十分有道理。</P>
欲要言语父皇,小神医所言时机不到,自己言语……就容易被许多人惦记上。</P>
待朝廷将天下各地的田亩清丈,将天下各省的状况清查一番,再言也不迟。</P>
后来……后来……就忘了。</P>
四人快速将卷子看完,便是将卷子移到恭王叔他们身旁的书案上了。</P>
“太子,这十份卷子觉得如何?”</P>
德正帝在殿中走动,活动手脚,观太子四人将最后一份卷子看完,直接询问。</P>
“父皇!”</P>
“十份卷子……皆好。”</P>
“评论起来,还是有高下之分的。”</P>
“第一份卷子锦绣文章,很难一观,策论也相合,。”</P>
“那份对于吏治、治河水、治江水……的策论文章,也是极好。”</P>
“……”</P>
太子近前一礼,将十份卷子的心得道出,十份卷子各有所长,自然清晰记得。</P>
“最后两份卷子,你如何评判?”</P>
德正帝看着已经被戴权分别悬挂起来的前九份文章,最后一份还在传阅,尚未完全阅览完毕。</P>
“最后两份卷子!”</P>
“策论而观,第九份卷子,澄清吏治之言、之心可嘉,也有真才实干之语。”</P>
“文采或许寻常,其意难得。”</P>
“第十份卷子,亦是难得。”</P>
“较之吏治、治水、治学……,计然经济观之不显,实则,处处有之。”</P>
“国朝诸般事,都离不开此学。”</P>
“儿臣……儿臣于此不为精通,第十份卷子不能完全明悟,儿臣见罪!”</P>
“……”</P>
最后两份卷子。</P>
那就是第九份以及刚才看过的第十份了。</P>
太子快速思忖之,又是一礼,将平和之言道出,父皇之意难料,些许意见……还是守中为上。</P>
“哈哈,第十份卷子,朕都不能十分看懂,何况于你?”</P>
“恒王,你和小神医常一处闲聊,想来对于小神医的学问有所知,刚才你看了第十份卷子。”</P>
“可有所得?“</P>
“……”</P>
猜猜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