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爷爷!”</P>
皇爷爷突然想吃一些东西,这可是难得的事情,长乐公主盈然颔首。</P>
旋即,轻步离去。</P>
“嘻嘻,皇爷爷觉得什么合适就赏什么。”</P>
“要不……赏小神医一方寿山石?”</P>
“小神医的画道怎么说也是大师水准,将来能传下去的,当有配得上的一方印章。”</P>
“嘻嘻,若是皇爷爷赏赐,当更为增曜!”</P>
“皇爷爷,您觉得呢?”</P>
端量桌案上皇爷爷画的的赤壁一隅图战图,看着还尚未干涸的墨迹,轻吹一口气。</P>
旋即,细眉若弦月,顾盼多生辉。</P>
于皇爷爷看了一眼,又落目不远处的小神医,小神医个头还真不低,他怎么生的那么快呢?</P>
比自己都高好多了。</P>
“你个小丫头,又来打皇爷爷的秋风了?”</P>
“皇爷爷那点好东西,早晚得被你们弄完。”</P>
“寿山石!”</P>
“库中倒是有一些上等的。”</P>
“小神医的画道独树一帜,又颇为精进,初始观之,无比写实,而今又多了许多意境。”</P>
“甚佳!”</P>
“想要一块朕亲赐的寿山石印章,那就要看小神医的赤壁图所画如何了?”</P>
“……”</P>
将手中的茶盏递给小丫头,上皇轻捋颔下白须,温和的笑意不住散开。</P>
“嘻嘻,皇爷爷当放心,小神医的赤壁图定然不会让皇爷爷失望的。”</P>
“皇爷爷接下来就可命人雕琢寿山石了。”</P>
“皇爷爷,小神医在翰林院编书的事情下来了,和朔北之事有关。”</P>
“长乐姐姐说皇爷爷当年还曾亲征朔北呢,皇爷爷,要不您待会和小神医说道说道朔北之事?”</P>
“嘻嘻,皇爷爷您金口玉言,肯定比那些皇史宬内藏的卷宗之类好!”</P>
“……”</P>
小郡主大喜。</P>
皇爷爷应下了?</P>
真的应下了?</P>
太好了。</P>
皇爷爷赏赐的东西,肯定都是好东西。</P>
话语间,有所思,又笑语提及一事,小神医刚才说了他编书的事情。</P>
小神医的意思自己明白,但朔北之事,皇爷爷曾亲征过的,对于许多事情肯定无比了解和清楚。</P>
人都在这里,比起那些卷宗、文书岂非更好?</P>
尤其机会难得。</P>
说不得对于小神医编书就有很大的助力!</P>
“……”</P>
“……”</P>
秦钟立于一旁,听着小郡主所言,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心神有动,不知该说什么好。</P>
其实,无需上皇赏赐的。</P>
一幅赤壁图……花不了自己太长时间,若然入上皇法眼,若然再加盖一些印记。</P>
已为不俗了。</P>
当然,果真上皇到时候赏赐自己一方钦赐寿山石,那……更是意外之喜了。</P>
然……小郡主此刻提及编书之事!</P>
提及朔北之事!</P>
是否……?</P>
实在是因去岁献出三种新式谷物,还有新式打井器物之事,引得一些别样的事情发生。</P>
刚才长乐公主都没有在那个话题上多停留。</P>
小郡主现在主动提起了。</P>
不由心中又是一动。</P>
“翰林编修!”</P>
“编书的事情,朔北之事?”</P>
“这个差事……倒是有些意思。”</P>
“朔北!”</P>
“朕当年亲征两次,第一次是派遣宁国府贾代化和武王率领十二团练营的精锐前往。”</P>
“历时一二年,因天候之故,提前班师,并无太大所得,也无太大损失,然……朔北的异族反而猖狂起来了。”</P>
“是年便是寇边掠边。”</P>
“朕便决意亲征朔北,将北方之地彻底平定下来,将漠南、漠北彻底平定。”</P>
“……”</P>
“时隔多年,许多事情都有些记不清了,皇史宬、六部诸司架阁库都有卷宗的。”</P>
“小神医你接下来编书,若有疑问,尽可前来。”</P>
“……”</P>
“今日腊八,早上喝腊八粥的时候,偶有想起当年有一次南巡,在赤壁旧址喝腊八粥!”</P>
“故而,想起一些事情,也生了一些兴趣,作了这幅简单的赤壁图!”</P>
“赤壁!”</P>
“算起来,已经过去一千五百年上下了。”</P>
“小神医你好像对三国史事了解的不少,颇为难得,不过……那段史事也有其不俗。”</P>
“朕南巡之时,亲往赤壁旧址一观,那里……已经不剩什么痕迹了。”</P>
“唯有江水仍旧滔滔东去。”</P>
“当时朕曾问身边群臣,曹孟德率兵百万,何以在赤壁折戟?群臣皆有所语。”</P>
“今儿这个问题……小神医你也说到说到,朕有些兴趣!”</P>
“……”</P>
朔北!</P>
朔北之事!</P>
小神医编书涉及朔北?</P>
听得小丫头之言,上皇轻捋颔下白须的动静微微一滞,继而视线一转,落于不远处的半开木窗上。</P>
眺望窗外虚空天地。</P>
朔北!</P>
亲征!</P>
前后一共打了三次!</P>
……</P>
双眸微微失神,又很快恢复清明。</P>
小神医要将朔北的事情编入书中,时间过得还真快,都二三十年以上了。</P>
那个时候……一些人还在。</P>
现在……许多人都不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