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会一体并进!”</P>
“会在一些省试行,效果可以,便是推进天下其余各省各地。”</P>
“只是……,一些法子,陛下……可能会强力一些。”</P>
“你那篇殿试文章中,有些话语提及国朝财税所收,取之天下,用之天下。”</P>
“所不同,如何取?”</P>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皆有之,若只取其一隅,则用之天下,皆受益,略有不妥。”</P>
“若是全部取之,用之天下,堂然道理。”</P>
“……”</P>
“道理,是那般道理。”</P>
“天下间,九成以上的庶民百姓并没有占据天下九成以上的土地。”</P>
“摊丁之法,可行。”</P>
“陛下,或许要辅助别的法子。”</P>
“可能还会让一些缙绅之人……纳之。”</P>
“一开始,范围不会很大。”</P>
“……”</P>
“鲸卿,你觉得呢?”</P>
刘延顷端着手中的饭碗,不知觉提及一些事情,别的国朝要事也就罢了。</P>
关联鲸卿的殿试文章,一些事情提一提也无碍。</P>
正儿。</P>
如今年岁也不小了,听一听也无碍,不听……也没有什么。</P>
也不影响太多。</P>
“……”</P>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
“缙绅也是国朝之民,他们也纳之,合情合理的事情,只是……阻力不小。”</P>
“除非陛下以强制手段,再配上强力之臣。”</P>
“纵如此,只怕也难以彻底的施行下去!”</P>
“国朝对于天下各省的治理,需要依靠官员,而那些缙绅之人,许多都是退休的官员,或者和官员有很深的联系。”</P>
“让他们纳之,无异于……将到手的一些东西拿出去,这不太容易。”</P>
“而且,对于天下士子而言,也非一件好事。”</P>
“读书做官的一大好处,便是不需要承担那些,果然还要纳之,则……可能会有大乱。”</P>
“除非……,除非陛下一直有很强大的力量支撑,否则,有些难!”</P>
“……”</P>
殿试的那篇文章中,自己所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希望国朝在收取赋税的时候,可以开源。</P>
不要总盯着那些苦哈哈,依靠田亩的人,一年到头本就挣不了几个银子。</P>
还要让他们承担最大的赋税。</P>
这是不公平的。</P>
而一些人赚的多,反倒是不需要上交那些。</P>
然!</P>
国朝对于天下修建一条条道路、水利沟渠、河堤河坝……,往往是那些人受益更大。</P>
如此。</P>
更不公平了。</P>
具体解决之法,自己没有给出。</P>
陛下……陛下这么猛烈的?</P>
直接将目标瞄准缙绅群体了?</P>
那些人,要么是地方上的大小地主,要么是一些退休致仕的官员,要么是和官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P>
总之!</P>
不是普通人。</P>
因一些缘故,他们享受许多优待,基本上不用缴纳赋税就是其一。</P>
陛下……这么激进的?</P>
老师之言!</P>
秦钟放下手中的碗筷,有所思,有所言,缓缓道之。</P>
“你所言……,是那般道理。”</P>
“然……好处呢?”</P>
刘延顷微微颔首。</P>
让那些人纳赋税,遇到的麻烦和阻力,稍稍思忖,都都能够想到和明白。</P>
可陛下还要推进。</P>
则!</P>
当有别的缘由。</P>
“好处?”</P>
“自然也是很大。”</P>
“和做生意一样,风险越大,收益有时候更大。”</P>
“果然真的可以推进各省,则……国朝府库每岁所收会是现在的数倍以上。”</P>
“超过万万两钱粮都不难。”</P>
“如此,国家有力,朝廷有力,则……天子有力!”</P>
“那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P>
“……”</P>
好处?</P>
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P>
推进那般策略,会有阻力,那就意味着那些人还有力量同天子陛下抗衡!</P>
那本身已经是一个错误。</P>
天子至尊至贵,何以还有对手?</P>
故而。</P>
若可全部推进,则那些麻烦以后都不会是麻烦,天子对于天下的掌控会更强。</P>
朝廷有银子了。</P>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会更加的有力量。</P>
而且,从那些人身上有成,天子独大,许多事情就好做许多,也不会形成宋朝之事的冗兵、冗官、冗政……。</P>
好处很大!</P>
阻力更大!</P>
“……”</P>
“一些事情,也许做了之后,才会知道结果和答案,陛下的雄心壮志如今愈发昂扬!”</P>
“……”</P>
“明岁的事情不少,也不小。”</P>
“鲸卿,接下来,陛下有可能会相召你询问一些事情,你应答的时候,谨慎一些为好。”</P>
“当然,一些寻常事是无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