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侍讲外放?”</P>
“这……,真有这个消息?”</P>
“以杨侍讲现在翰林院的位份,外放出去,不是特别合适吧?梅学士?”</P>
“身为直学士,若然外放,倒是可以直接一省巡抚的属官了。”</P>
“稍稍历练,便可更进一步。”</P>
“……”</P>
秦钟诧异。</P>
昨儿十六,翰林院来的人不少,刚才用饭的时候,也听淳峰说过一些趣事。</P>
现在,又说了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P>
外放?</P>
翰林官外放不是稀罕事,每年都有的,此刻淳峰所言,今岁外放可能会多一些?</P>
估计也和近一二年翰林院连开两科有关,进入的进士和庶吉士多了许多。</P>
也当清理一些人了,空出一些位置。</P>
杨侍讲,是侍讲学士。</P>
品级,从五品。</P>
按照翰林官外放拔高一等来算,也就从四品,成为知府可以,却不会是那种很大的州府。</P>
若是侍读学士外放,好一些!</P>
梅学士!</P>
直学士是正四品的官,外放直接三品起步,基本上都是外地外省的高官起步。</P>
“翰林院的消息向来灵通,今岁……陛下有大动作,如若做好了,接下来的仕途就亨通了。”</P>
“除了咱们翰林院,六部诸司也会有不少人外放。”</P>
“外放做事合陛下心意,晋升指日可待。”</P>
“继续待在京城之地,以后不好说。”</P>
“杨侍讲已经四十出头了,继续待在翰林院,将来也就侍读学士、直学士之列。”</P>
“清贵有余,权柄不足。”</P>
“国朝的六部重臣、军机处重臣之列,若无外放为官的经历,几乎不可能担任的。”</P>
“今岁是一个开始,抓住了,肯定会有好处的。”</P>
“……”</P>
淳峰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一道出,仕途之道,是要进益的,待在翰林院,一辈子都是翰林官。</P>
固然也不错。</P>
却非真正的仕途。</P>
如自己,待翰林编修期满之后,待编书的任务完好之后,就准备主动请求外放的。</P>
期时,当不难。</P>
以自己的品级,或许会是一个大县为县令,或许在州府为官,也许是其它的安排。</P>
今岁。</P>
陛下要有动静,许多人觉得是机会,想要外放的不少,将来就是一笔不错的资历。</P>
以杨侍讲的品级,无论外放如何,有翰林官的底子,只要事情做的不差,晋升不会慢的。</P>
就算再慢,也会时间一到,自动晋升的。</P>
梅学士!</P>
说不得,运气好了,将陛下的差事办好了,在外就是封疆大吏了,归来,就是六部诸司或者军机章京之列的了。</P>
都有可能。</P>
自己对一些小道消息,虽没有很大兴趣,然……昨儿刘东武他们说的时候,自己在旁边。</P>
不知不觉就记下许多。</P>
鲸卿的父亲是都察院副都御使,估计也了解一些,此刻闲着,说说也可打发打发时间。</P>
“良机难寻,今岁的确是好机会!”</P>
秦钟轻呷一口茶水。</P>
能在翰林院为官,没有笨人,六部诸司为官,也是一样,一个个消息都那般灵通。</P>
抓住了这一次陛下变革的心思,差事做好了,机会就来了。</P>
但!</P>
差事可不是容易得。</P>
无论是火耗之事。</P>
还是地丁田亩之事。</P>
亦或者绅衿之事。</P>
亦或者主佃之事。</P>
……</P>
一桩桩,一件件,都觉得是机会,真要处理了,难处可不是一般的大。</P>
“嗯,忠岳兄可知道陛下今岁会有什么具体动作?”</P>
难道一些人对那些事情不太了解?</P>
难道不会好好分析其中利弊?</P>
不会分析其中难易程度?</P>
秦钟神情古怪的再次喝了一口茶水,继而探询的看向淳峰,一个个都想着这是一个好机会。</P>
真是好机会?</P>
一个不好,估计……都麻烦。</P>
“这个……,具体我也不太明了。”</P>
“陛下近年来的动作不少,清查亏空,整顿吏治,还有对于地方计然经济的革新。”</P>
“大体那些。”</P>
“听传,也是要先整顿吏治,在施为一些其它的事情,具体……难知。”</P>
“不过,先前隐约也从军机处流出来一些消息,要革新国朝的赋税之法,仿前明的一条鞭!”</P>
“那件事有先例可寻,估计不难!”</P>
“……”</P>
淳峰也是喝着茶水,闻此,想了想,给出自己的回答,陛下今岁的新政到底是什么?</P>
会施为什么?</P>
许多人都在猜?</P>
之前也有一些消息流出,具体是一个什么章程,具体是一个什么手段,什么方式……难知。</P>
那些都是军机处最核心的秘密,肯定不会详细透露出来的。</P>
也许,京城有人知道,也许自己也听过,难以断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