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亡于万历,其实这话并没有错的,大明王朝的根在那时候便烂了,实不能怪罪于崇祯,但是也不能说崇祯帝一点责任都没有。】</P>
朱由检:“是朕之过!”</P>
他是亡国之君,焉能没有责任!</P>
可他依旧想挽救大明王朝,还望天幕教他。</P>
【明朝覆灭,究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不能简简单单的归结于某个人、某个事。】</P>
【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还有社会的动荡,明朝的末代遇上了罕见的小冰河期,这极端的气候使得粮食大幅度减产,以致社会动荡,人口锐减,农民起义不断等等。】</P>
【小冰河期,整体气温骤降,寒潮席卷全国,且这次寒潮的时间特别的长,几乎涵盖了崇祯帝的整个执政生涯,对于此,主播不得不感叹一句崇祯是真倒霉,他在位时期就没有一年是没有灾荒的。】</P>
沉默是各位明朝老祖宗的心声,这娃是有多倒霉啊!才碰上这种连年天灾的事!</P>
对于天灾,那些英明之主就没有不头疼的。</P>
人祸好解决,天灾他们还真没办法,除了救济灾民那还是救济灾民。</P>
可这难得的一两次还好,多了,尤其是这年年的,这他们受得住,国库的钱也受不住啊!</P>
各位帝王为那位崇祯帝掬起一抹同情的泪水,他们此刻有些明白那位崇祯帝为何如此节俭了。</P>
这不节俭,能行吗?</P>
【早在崇祯上任的前几年,陕北与关中地区北部已连年干旱,草木枯萎,赤地千里。崇祯上台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草木尽,人相食”,百姓们更是“皮骨已尽,救死不瞻”,然而明朝政府不仅没有减税赈灾,反而增派赋税,逼迫官吏催收。最终,王二在陕西澄城揭竿而起,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P>
大规模的旱灾和蝗灾,令朱由检焦头烂额,甚至急的都快哭了,此刻闻得天幕之言,双目大睁,满满的不可置信。</P>
怎么会?他不是派人去赈灾了吗?</P>
虽说为了抵御外患,打仗也需要钱,可是没有赈灾,这不可能啊!</P>
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财就是想让百姓过好一点,结果天幕竟然跟他说这,莫非众臣皆欺他?</P>
至于其他的老祖宗也是惊呆了。</P>
李世民扶额叹息,他大唐的一个蝗灾就让他心焦如焚,坐立不安。</P>
他要是遇上这局,想死的心都有了。</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这样极端的天气,再加上腐败无能的朝堂,大明王朝焉有不亡之理?</P>
至于那位亡国之君崇祯帝,这真的很难评!</P>
朱元璋吃惊的望着这一幕,哪怕元末那会,似乎也没这惨啊!</P>
他本农民出身,更是经历了那段悲苦的灾荒岁月,饿死的饿死,渴死的渴死,可跟这一比,好比小巫见大巫,他那会的穷困算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民不聊生啊!</P>
农民不起义才怪呢!</P>
他不由得同情起这位后代了,这要换了他,怕是也是够一阵头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