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支援乌介可汗两万斛赈济米,相当于两千五百吨粮食。</P>
如果用马车来拉,得耗费四五千匹马。</P>
这次押运赈济米的队伍,比当年护送太和公主出嫁还壮观。</P>
浩瀚如海,滚滚向前。</P>
负责押运的领队是右金吾大将军王会。</P>
金吾卫之前在历朝历代都很吃香。</P>
汉代时就曾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说法。</P>
大唐金吾卫隶属于南衙禁军,南衙十六卫中左右金吾卫占两卫。</P>
主要负责宫中和京城巡察、除暴、拘捕和防御等工作。</P>
安史之乱后,大唐宦官集团进一步专权,由宦官掌控的北衙禁军一支独大。</P>
南衙因为长期站在宰相朝臣一边,被北衙打压得差不多名存实亡。</P>
像十六卫中的左右骁卫、左右武卫等,几乎没剩多少人了。</P>
金吾卫的情况比他们也好不到哪去,长期不受重视。</P>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是善于抓住机会。</P>
新登基的大唐皇帝李炎,是个酷炫boy,平日喜好狩猎。</P>
给皇帝狩猎时当警卫恰恰是金吾卫的职责之一。</P>
以前的皇帝都不好这口,金吾卫这项才艺已经闲置了许久。</P>
李炎让金吾卫们又有了用武之地。</P>
近水楼台先得月,王会正是利用给李炎做警戒的机会,得到这位新皇的赏识。</P>
京官跟地方诸侯不一样,但凡能升上去的不仅要家世背景够硬,本人肯定也是圆滑世故机智的一匹。</P>
王会明白皇帝和宰相没必要派一个大将军亲自押粮。</P>
朝廷派他来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借他专业的眼光评估一下大唐北塞边军是否真的可以一战,具体哪些将领可用。</P>
他的同僚好友金吾卫上将军李忠顺,也让他帮着掌掌眼。</P>
李忠顺想趁着皇帝复宠金吾卫这个机遇,外调藩镇做老大,争取立个战功。让自己人生履历更好看点,争取写进族谱前几页。</P>
九月时革命老区卢龙发生军乱。(曾是三大独立割据藩镇之一)</P>
先是牙将把节度使杀了,没几天牙兵又把牙将杀了。</P>
卢龙上演了一场虾米吃小鱼,小鱼吃大鱼的逆向食物链。</P>
一时间全军目的和墓地分不清,乱成一团。</P>
朝廷要发兵平叛,李忠顺就曾争取平叛卢龙的机会。</P>
遗憾的是他没争过雄武军的张仲武。</P>
李忠顺眼见张仲武平叛卢龙军乱后就被皇帝册封为卢龙节度使。</P>
那可是屯兵超过五万的大藩镇啊,李忠顺心里这个酸呀。</P>
没要到卢龙,李忠顺的目光又盯上了振武。</P>
若大唐与回鹘真有一战,他想借这场战事给自己争取个军功章。</P>
所以他拜托王会帮他打探下振武军实力强不强。</P>
王会这次是带多重任务来的。</P>
既然是考察,当然以微服最好。</P>
临近振武城时,王会与属下黄宽脱离队伍先行一步,从振武城南门先行入城。</P>
这俩人头戴裘帽,身穿翻领胡衣,牵的马匹上驮着满满当当的货物,看上去就跟商人一样。</P>
他们随着入城的人流往前走。</P>
黄宽评价道:“到底是边塞荒僻,路边都没什么小贩,”</P>
王会也觉得路两侧的商家很少,许多房子都闲置着。</P>
走过一段路后,他们看见前方道边聚集着一群人。</P>
足有大几十,围了三四层。</P>
人群当中不断有吵吵嚷嚷的声音传出来。</P>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P>
“你放开我。”</P>
“我不放,除非你还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