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当阳光再次照耀雪原,勤劳的牧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P>
冬季牧民们会选择地势较低,地面没有厚重积雪覆盖的地方放牧,这样牛羊就能刨开雪层,觅食枯草果腹。</P>
一群牧民刚把牛羊赶到一处雪层较浅的洼地,其中一人忽然大叫。</P>
“天啊,你们快看黑山。”</P>
牧民们纷纷转头看向远处的黑山。</P>
山上的皑皑白雪如今已经变成红色,黑山远看上去变成了一座红山。</P>
如果他们再走近,就会发现山下的尸体已经填到了半山腰。</P>
这些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没有右耳。</P>
昨晚那些唐兵不等天亮就点着火把跑到这里收割耳朵。</P>
当晨光破晓的时候,收割最慢的人也攒了一小袋右耳。</P>
后来牧民们才知道昨晚黑山经历过大战,唐军在这里杀了许多回鹘人。</P>
黑山从这一天起有了新名字,叫杀胡山(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南)。</P>
此刻,杀胡山另一侧的回鹘营地上已经没人了,只留下上万顶被烧得破烂不堪的帐篷和满地狼藉尸体。</P>
受了一夜惊吓的牛群羊群跑得漫山遍野都是。</P>
整夜跪在太上老君画像前祈祷的振武节度使李忠顺,在天亮时终于接到踏白军的传报。</P>
“李节度使,咱们打赢了,大获全胜。”</P>
李忠顺激动得又太上老君磕了三个响头。</P>
“谢谢老神仙保佑。”</P>
不愧是老李家出产的神仙,还是向着自家人的。</P>
“快,去抽屉里把我早就写好的奏疏取出来,派八百里加急送去长安。”</P>
侍卫刚要离开,又被李忠顺叫住。</P>
“别拿错了,是左边抽屉里的奏疏,右边的那个千万别动,那是我写的谢罪表。”</P>
对于这场战争,李忠顺确实心里没底,他是按两手准备的。</P>
打赢了就邀功,打输了就以请罪为名告刘沔一状。</P>
谁让他十万大军不开过来的。</P>
他在长安官场混这么久,全凭三件东西:够怂,会抢功,会甩锅。</P>
李忠顺没想到竟然打赢了,还打得摧枯拉朽,打得挫骨扬灰。</P>
“刘异确实是个天才啊。”</P>
他感觉自己虽不会打仗,但知人善用、慧眼如炬。</P>
剩下的工作就是李忠顺力所能及的了,比如讨好暂住振武城的太和公主。</P>
刘沔已经来信,让他把公主送去太原府。</P>
李忠顺心里这个气啊,留给他巴结的时间不多了,得抓紧。</P>
想起刘沔,李忠顺就气愤。</P>
明明刘沔只派了三名大将协助振武军作战,打胜了他还要分功。</P>
谁让人家是回鹘招抚使,有统辖战区藩镇之权。</P>
唉,官大一级压死人啊。</P>
李忠顺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安置投降的回鹘人。</P>
他给朝廷的奏疏是提前写好的,对于具体杀敌数字写得比较模糊,只写了上万。</P>
等他统计完归降人数时,彻底震惊了。</P>
难道除了归降的这两万,剩下的回鹘人全都被杀了?</P>
我滴个老天,乌介之前可是号称手握十万大军。</P>
游牧民族极限动员五人出一兵,不难算出他们随军平民有多少。</P>
“娘啊,刘异他们一晚上杀了这么多?”</P>
李忠顺忽然有点不敢面对这个天文数字了,全报上去朝廷会信吗?</P>
之前奏疏上写杀敌上万挺好的。</P>
反正一万是上万,十万是上万,三十万还是上万,也不算欺君。</P>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组织人手打扫战场。</P>
除了处理尸体,还要搜罗战利品。</P>
李忠顺怕士兵们因为争抢战利品打架,他最后派振武军的辎重兵负责打扫战场,满雪原搜罗昨晚跑散的牛羊。</P>
李忠顺犹豫过,这些牛羊是回鹘人在河东从戎狄各族手里抢的。</P>
如今又被他们振武军缴获,那河东的戎狄人会不会过来讨要呢?</P>
刘异知道他的困惑后给他讲了个逻辑。</P>
“戎狄人被回鹘人抢劫已经上报过损失,朝廷也知道,现在这批东西是咱们从回鹘人手里缴获的,经回鹘人手里过这一道,跟戎狄人就没关系了,我们又没直接从他们手里抢,凭什么还回去?要也不给。”</P>
“刘异,你简直太有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