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化坊,过去叫安兴坊。</P>
位于朱雀门街东第四街(皇城东第二街),从北往南第三坊。</P>
此坊东南靠近兴庆宫,西北方是太极宫,正北面就是通化门大街。</P>
龙首渠在坊内自东而西流过。</P>
当朝第一大宦官仇士良的私宅就在广化坊。</P>
广化坊,仇士良宅。</P>
已经六十二岁的仇士良,在妻子胡氏的搀扶下,步履缓慢地从内堂走出,来到正厅。</P>
大唐不同于明清,太监与女人搞个对食还要被人诟病。</P>
在大唐得势宦官娶妻者屡见不鲜。</P>
高力士娶过文书吕玄晤的女儿,据说那女子还挺漂亮,高力士一高兴就把老丈人由文书抬成了刺史。</P>
唐德宗时右神策中尉孙荣义的妻子是骠骑大将军郭全羽的女儿。</P>
唐肃宗在大宦官李辅国权势最顶盛时,曾亲自为他做媒娶吏部侍郎元希声侄子元擢之女为妻,并将元擢提拔为梁州长史。</P>
仇士良也有妻子,妻子还出身名门。</P>
他的妻子胡氏,是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户部尚书胡承恩之女。</P>
胡氏嫁给仇士良后被册封为鲁国夫人。</P>
仇士良在妻子的搀扶下步入正堂,看到大堂里站得满满当当全是人。</P>
这些人中有仇士良的亲属,有养子,还有徒弟。</P>
宦官在大唐早已形成自己的产业链。</P>
他们或在入宫前留下子嗣,或在入宫后之后收养子嗣。</P>
他们得势后会培养下一代继续当宦官,这样家族才能一直掌控权势。</P>
德宗皇帝曾允许五品以上的宦官收养一名义子,宦官收养儿子跟娶妻子一样,在大唐都是光明正大的事。</P>
得势的宦官野心极大,一个儿子哪够用啊?</P>
他们基本都会比照葫芦娃的数量收养一长串。</P>
仇士良有五名养子,只有一名不是宦官。</P>
此刻他走到人群中唯一有胡子的中年男人身前,呵斥道:</P>
“亢宗,你身为曹州刺史,怎可擅离曹州?”</P>
仇亢宗是他次子,目前官职是光禄大夫、检校教骑常待、御史中武兼持节曹州诸军事守曹州刺史、南安县开国。</P>
食色已达到一千五百户。</P>
仇亢宗恭敬回道:“孩儿听闻义父重病,已经跟朝廷请了探亲假。”</P>
“胡闹,”仇士良斥责一句。</P>
他又看向仇从广、仇从源、仇从渭与小儿子仇从潩,幽幽叹息一声。</P>
“唉,我只有你们五名义子,难得你们个个有孝心,也不枉为父疼爱你们一场。”</P>
他看向三子仇从源说:</P>
“为父当年想以自己开府仪同三司之职的荫补,给你争取个千牛备身,遗憾没有成功,你不会怪为父吧?”</P>
仇从源:“孩儿怎会怪义父,若没有义父,孩儿如今怎能做阁门使、朝散大夫和行内侍省内府局丞?孩儿如今也是佩戴绯鱼袋的人了。”</P>
仇士良摇头叹息:</P>
“终归不如在千牛卫做官,千牛备身虽品级不高,却能掌控一些兵权。”</P>
仇家自他卸任神策军中尉,已经无人掌兵了。</P>
“孩儿已经知足了。”</P>
仇士良继续往前走,余光注意到人群中唯一的女子。</P>
他昏黄的眼眸中难得露出一丝柔软。</P>
“晴儿,你怎么也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