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害怕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甚至没将刘异就此事正式提交的奏疏拿到朝堂上讨论过。
刘异知晓后,登上乐游原对着南方深鞠了三个躬。
他杀黄巢时许下的诺言,估计在李忱这一朝是没法兑现了。
刘异当时已经感觉到自己跟大舅哥之间分歧颇大。
此刻,李忱回想他与刘异从巩县初识,到长安相知,最后竟走到如今境遇,不自觉眼角微湿。
他语气沉重道:
“刘异,若你能助朕收复陇右,朕答应你,只要李归不正式举兵反唐,我便不再通缉你他,放他一马。”
“好,咱们一言为定。”
交易达成后,两人开始商讨细节。
李忱问:“这次攻打吐蕃,你需要带多少兵马?”
“陛下准备了多少军资?”
“泽潞战事结束后,李德裕于会昌五年九月申请设立‘备边库’。他令户部每年必须入库钱帛十二万缗匹,度支、盐铁使每年入库钱帛十二万缗匹,此后每年三分减其一。凡诸道所进奉助军财货皆入备边库收纳,由度支郎中主管,以为收复吐蕃侵占河陇之地军资。到去年十月,鉴于河湟三州七关已经降唐,朕便将‘备边库’名字改成‘延资库’,目前延资库中有银钱六十二万缗匹可用军资。”
刘异心中嘲笑,李忱不认可李德裕的功绩,连人家给备边库起的名字都要改掉,可现在用的钱财还不是李德裕当时为收复陇右未雨绸缪储备下来的。
刘异语气坚定回道:
“钱我全要了,兵一个不用,我孤身入吐蕃。”
李忱满脸震惊。
“刘异,你莫要戏言。高宗时大非川之战,吐蕃出动了四十万兵力对战唐军,玄宗时期吐蕃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对战唐军,德宗时期吐蕃出动了二十多万大军对战唐军,朕现在估算不出吐蕃具体有多少兵力,但论恐热与尚婢婢的兵力加起来肯定超过二十万,你不带一兵一卒孤身入境,肯定九死一生。”
吐蕃一直是大唐的梦魇。
大非川之战,名将薛仁贵被打得全军覆没。
唐代宗刚继位,吐蕃就攻入长安,一路烧杀抢掠,吓得唐代宗仓皇逃跑。
相对于回鹘,吐蕃一直是更强悍的外敌。
刘异回道:“吐蕃许多地域处于高原,为了收复陇右后吐蕃再无能力反扑,我打算顺便去逻些城(拉萨)搅一搅,你知道有个名词叫高原反应吗?”
李忱摇头。
刘异简单解释:“平原士兵是无法在高原作战的,我带再多的人过去也是送人头。”
若只去甘肃、青海、新疆还好,到了拉萨他连自己如何克服高原反应心里都没底。
李忱听得似懂非懂,问道:
“可你一个人如何收复陇右?”
“有你那六十二万缗匹钱财,应该够我在当地招兵买马了,打吐蕃必须用当地人。”
“如果真能不费大唐一兵一卒收复陇右,刘异,你居功至伟,朕代表大唐历代先王感谢你。”
刘异离开紫宸殿回到宣阳坊刘宅。
小伙伴听说他要去打吐蕃,顿时惊起哇声一片。
安平公主气道:“皇兄这两年好事想不到你,这次突然召见竟是让你去打仗,我这就进宫替你回绝了。”
刘异及时拉住李安平的手臂。
“我已经答应他了。”
“刘小偷,你傻啊,为何要答应?”
郑宸气得恨不得咬刘异一口。
“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你不仅有为我和安平,还有小亦菲和小亦荃,你为我们考虑过吗?”
刘异左手拉过李安平,右手拉过郑宸,将她们双双搂入怀中抱住。
安平公主和郑宸趴在他胸前委屈落泪。
李安平哭着说:“我不要跟你分开,此前你骗我落海时,我就体会过一次与你生死离别,我不想再次肝肠寸断了,这次你必须带我一起去。”
“胡闹,哪有带着娘子上战场的?”
郑宸哽咽道:“我不在乎你能否建功立业,我只想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这很难吗?”
“我答应你们,一定会平安回来。”
大哥刘奇气得掐腰暴走,边走边数落弟弟。
“二郎做事太欠考虑,你之前能战胜回鹘,是因为你本就在振武城生活,对当地地形和民族都熟悉,可你从未去过吐蕃啊,怎敢贸然领下这个任务?”
姚娥接道:“二郎,大郎担心的不无道理,你现在推掉这差事还来得及吗?”
“姨母,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用它跟皇帝做了笔生意。”刘异回。
公孙笔和林九蓉互相对视一眼,心里猜到大概。
自朝廷将大野盟定为反叛组织,各地通缉李归开始,盟主已经许久没来长安了。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比较兴奋,比如密羯。
密羯兴致勃勃道:
“去吐蕃好呀,正好我在长安待腻了,想出去玩一圈,我跟你一起去吧?”
毛台、布兰附和:
“我们也要去。”
阿兰想跟进,被母亲姚娥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行军打仗,你们当是逛东市呢?”
张鼠语气坚定:“小六一,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这次我必须跟你一起去。”
孙艳艳瞅瞅丈夫,又低头看看怀里熟睡的儿子,最终没有说话。
刘异对众人作了个告饶的姿势。
“吐蕃不同于振武,在北方草原生活的各族,无论是回鹘还是黠戛斯,都对大唐都充满敬畏。近百年来吐蕃一直是大唐的劲敌,他们对唐人处处防范,若我们扎堆进去必然会引起吐蕃兵警觉,千里走单骑反而可能更安全。”
张虎、张豹今天恰巧也在长安,他俩耳语几句后,张虎朝刘异大声说:
“小异,别人都可以不去,但我是一定要跟着,你知道的,我在吐蕃有熟人。”
所有人疑惑望着张虎。
刘奇惊讶:“张二兄人脉这么广吗?在吐蕃也有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