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正是三伏第一天。刚交卯时,殿州北城城门破例提前打开。因为在殿州辛苦数月的钦差农官大人要冒着酷暑进京,迫切希望大清早趁着清凉赶路。
与钦差农官们一起出城的是一支拥有八十多辆马车、二百多人护卫的庞大的商队。
清凉的海风吹送着商队,一路向北,向北。官道两边的稻田里,满是紧张劳作的农人,他们起早贪黑,忙着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秧苗。这一个月里,收割、犁田、插秧连轴转。正是殿州农人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喜悦的丰收季节:双抢。
一辆马车掀开了车幔车帘。带着咸腥味的凉风钻进车厢,转悠一圈后又冲出车厢。
车里坐着农官田观和麦坚。他们的旁边是六个非常特别的名为“塑料收纳箱”的东西。里面放的满满的是经过“真空包装”的带着穗叶的新鲜的玉米棒子。玉米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每种两箱。
这些玉米是将军小姐苏澜经过特殊包装后交给他们的。嘱咐不要随便开箱,尤其不要戳破了玉米穗的包装袋,否则不能保鲜。看着这六个要献给皇上的箱子,他们越发觉得这差事是何等重要,何等荣耀!
麦坚笑道:“田老弟,这次玉米脱粒后的亩产量应该有一千八百斤!”
田观道:“只多不少!麦坚兄,将军小姐这次淘换的晚稻种子,叫什么黄华粘,植株矮,抗倒性强,出苗快,成活率高,高产,优质,而且口感好,抗逆性强。关键是亩产可以达到千斤!”
麦坚道:“将军小姐十分慎重,还是在原来几个庄园各选择一亩左右的水田进行试种。我相信小姐这次也一定能够成功。四个多月后收成时,我们不妨请旨再来殿州!”
田观道:“那是当然!麦坚兄跟我想到一块了。将军小姐说,她会详细记录生长过程,施肥、除草等种植技术。还有,我们到时再来,还能看到种植土豆!殿州天气温润,土豆秋冬季节也可以种植。”
麦坚喜滋滋地道:“还有,蔗糖也开始熬制了!”
田观也高兴地道:“确实,还有蔗糖……”
车队行走一个时辰后,艳阳开始高照,暑热滚滚袭来。顾琅精神抖擞地骑了一匹马,从后面赶了上来,对两位农官道:“大人,可觉得热?我马上让他们撑开遮阳伞。昨晚,小姐教我制作的果冰还在几个保温桶里装着。待会儿给大人们端来降降温。晚上我们到客栈后,我让人买些瓜果,再做一些果冰和绿豆汤,留着明日路上吃。还有,小姐特地淘换的小风扇,数量不多,只够两位农官大人和上差大人使用的。电池用完了,就用我教的法子更换电池。小姐说,风扇不多,但是电池管用,不要省着!”
田观感激地道:“将军小姐说沾我们的光,倒是我们沾你们的光,沾她的光!”
麦坚也道:“顾秀才,一路辛苦了。我看太阳老高了,你也歇息一下。”
顾琅道:“多谢大人关心。”
几乎是突然间,每辆马车上都撑起了巨大的遮阳伞,仿佛盛开的花朵,在官道上不停地往前移动。遮阳伞下,几乎人人都戴上了黑如锅底的太阳眼镜。两个农官、钦差太监和阿水娘手上还捧着一个不停转动扇叶的圆形小扇子。微热的风不停地被搅动起来,扑向脸面、身体。
顾琅将马交给一个镖师,上了母亲的马车。阿水娘立刻给他扇风扇,端果冰。
顾琅道:“母亲吃吧,不要顾着我,我不热。”
阿水娘道:“我也不热。”她微笑道,“你不要着急,六殿下已经来了信,婚书已经给你备好。照这样的速度,我们路上越走越凉快,要不了一个月就可以进京了……”
顾琅噙着热泪道:“母亲,辛苦您了!”
阿水娘安慰道:“为着你和儿媳妇的幸福,娘不辛苦。将军小姐真好,竟然把跪月湖东北角上的海货行,写上了苏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