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谢云戈主导平定袁氏谋反有功,兵部尚书空缺,他便顺理成章成了新任兵部尚书。</P>
而锦衣卫指挥使被查出曾私下和袁氏接触,全家也下了大狱。</P>
何在洲因在这次平定袁氏谋反中有大功,升任锦衣卫指挥使。</P>
何在洲便成了本朝最年轻的锦衣卫指挥使,一时风光无两……</P>
宋大哥府上的门槛都被媒婆踩烂了。</P>
何在洲却依然没有娶妻生子的想法。</P>
宋大嫂愁的不行。</P>
离袁氏谋反已经过了三个多月了,眼下又到了一年的端午时分。</P>
宋大嫂宋二嫂亲自来楚王府送端午节礼。</P>
海禁已经开了,宋青蓝这些时日也忙的脚不沾地的,也有两个多月没见两位嫂子了。</P>
她这边组织了航海大商队,赚的盆满钵满,这时节从西洋各国返回的大商船也都即将靠岸了。</P>
她正打算等这批次的航海大商船靠岸后,要歇息半个月再起航。</P>
她也能趁机闲一会子。</P>
宋大嫂和宋二嫂也是知道刚开海禁,郡主小姑子忙,才趁着这次送端午节礼,来看望小姑子一番。</P>
至于楚王府的孩子们,她们倒是经常派人来接到她们府上小住几日。</P>
宋青蓝亲自招待两个嫂子,说着私房话。</P>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何在洲身上。</P>
“那孩子真是让人头疼,我这为了他的亲事都愁白了头,偏他一点都不着急,真是气死人了!”</P>
宋二嫂看着自家长嫂发笑,摇头道:“青蓝你是不知,大嫂可比何大人亲娘都着急。她家赟哥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就不见她替赟哥儿急。”</P>
宋大嫂闻言立即分辩道:“在洲他都二十有三了,人家这个年纪孩子都满地跑,会打酱油了!我当然要替他着急……</P>
至于赟哥儿,赟哥儿今年才十八,亲事慢慢寻摸着就是了,倒也不用急着立即定下。”</P>
宋青蓝当然不会替何在洲着急亲事,何在洲那样的年轻俊杰,又身居高位,何愁找不到合适的妻子?</P>
倒是赟哥儿。</P>
那孩子今年已经十八了!</P>
当真是一转眼的功夫……</P>
孩子们就大了!</P>
再想想二嫂的话,她便看向了长嫂的鬓边,果真有不少的白发了。</P>
想了想便笑道:“长嫂你还真不用替在洲操心亲事,他是个十分有主见的人,你操心人家未必满意,就随他吧。”</P>
接着话锋一转,“倒是赟哥儿,今年已经十八了。二嫂说的对,你应该为赟哥儿多谋划谋划了。”</P>
宋大嫂一向听宋青蓝这个小姑子的,见她关心侄儿的亲事,也欢喜起来。</P>
“青蓝放心,我这在替赟哥儿寻摸着呢……只是这孩子也是个眼界高的,一般姑娘……他还看不上。”</P>
宋二嫂就替侄子说话,道:“咱们赟哥儿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脸那也是长得一表人才的,为人处事更是不差,一般姑娘当然入不得他的眼!”</P>
宋青蓝想想上次见赟哥儿,还是今年的年前了。</P>
娘家大侄儿是大哥大嫂的嫡长子,他十五岁之前在嘉宁县宋家老宅长大的,多少受了些苦楚。</P>
但长嫂厉害,眼界也开阔,对他的教养十分用心,这孩子教养的十分好。</P>
除了不能科举,读书算账做生意,样样都好。</P>
而到了京城这几年,她又动用了楚王府的人脉,为宋家那边的侄子侄女请了更好的师父教导,这几年更加进益了。</P>
只可惜商籍出身,在京城说亲,的确是有些尴尬了。</P>
“长嫂,你可知赟哥儿喜欢什么家世,什么样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