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赓这回来的晚了些,直到二月二十八才到京城。从前他是领着亲兵来,这回却只是领着一个人就来了,倒是轻便省事了。</P>
“老师,这就是我那个代笔。”柴赓把一个人拄着拐的人往前一推道。</P>
瘸腿之人被推了个趔趄,还是杨青扶住了他。他偷偷刮了柴赓一眼后朝杨恕拱手揖礼道:“小生袁因,见过杨将军。”</P>
杨恕也是不太满柴赓的态度,便不管他只是拉着袁因坐到自己手边问:“袁公子今岁几何?可曾取字?”</P>
“小生今年二十有六,字曰‘伯遇’。”袁因礼节到位道。</P>
“近来的书信可都是出自伯遇你之手?”杨恕笑得和蔼。</P>
“正是不才。”袁因颔首。</P>
“伯遇不用这般客气,”杨恕拍了拍他的胳膊说,“这些日子徐州递来的信件比从前可体面太多了,老夫的这双浊眼也是因伯遇你才能享福了。”</P>
“将军抬爱了,徐大人公务繁忙,这等事由小生分担也是应该的。”袁因倒是十分袒护柴赓。</P>
柴赓并不领情,直接插话问:“老师,若佟呢?”</P>
杨恕说:“去太师府接从燕了,很快就回来。”</P>
柴赓不愿听他们二人唠叨叙话,便往院里去了。年前抚江侯府送来的画让他在徐州地界的“子规迷”中一时风光无限,他也不曾想到,当初朝杨臻随口一提,没用几天画圣的画就被送过来了,这他哪里能放过去?</P>
他在院里蹲了没多久,杨臻就和周从燕回来了。</P>
几句简白的叙旧之后,柴赓便直接问:“快说,你是不是在庐州见过画圣了?”</P>
“柴叔你可别为难我了,帮你讨到画已经不错了,你还想杀到人家里去?”杨臻说。</P>
柴赓总不肯罢休,周从燕也帮杨臻道:“柴叔,就算他想告诉你,画圣也不许啊,这要是传出去,那个画圣就没清净日子过了,这还怎么给你们这些画迷们作画呢?”</P>
三人往前堂去时,袁因正由杨青领着往后院去,两拨人对面相遇,周从燕率先发声道:“诶?这不是那个谁嘛……”</P>
那个谁,她一见眼熟,却一时间想不起来该怎么称呼了。</P>
“这位公子……”袁因的眼睛有些颤动,“您怎么……”</P>
“哈哈!”周从燕总算想起来了,“柴叔,你真把他收啦?”</P>
袁因皱眉,总觉得这话有歧义。</P>
“我,住这儿。”杨臻笑了笑。</P>
柴赓揽着杨臻的肩膀说:“要不是臻子,我也想不到卖花灯竟然比我写字好看。”</P>
“想比你难看也难吧?”杨臻笑看他。</P>
“你这话说的不对啊!”柴赓觉得这话横竖听着都有问题。</P>
“所以……你说的有人举荐就是这位公子?”袁因总算是搞明白了。</P>
刚到徐州府衙之时他也曾明明暗暗地问过许多次,柴赓一直都故作高深地不肯明说,这逐渐也成了他整日跟柴赓斗智斗勇的款项之一。</P>
“少爷,老爷让我领袁先生去厢房呢。”杨青请示道。</P>
“就住柴叔旁边好了。”杨臻说。</P>
袁因和柴赓对瞅了一眼,谁也没说话。</P>
杨青应了一声退下了。</P>
周从燕的亮眼睛在他们二人之间左右看了看,小声对杨臻说:“我怎么觉得他俩好像在闹别扭呢?”</P>
虽是小声,但由于几人之间的距离并不宽,所以柴赓和袁因都听到了。</P>
袁因是生疏不好意思开口,可柴赓却不管这些,直接说:“别扭!特别别扭!他总说让我自己好好练字,还说汉隶唐楷雅观又好练,可你觉得好学我不觉得呀!你们知道吗?他还把我的寒食帖啥的都藏起来了,你说怪不怪,他个刚来的小秀才把我的宝贝藏我家里我竟然还找不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