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业,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P>
据微臣打探到的消息,蜀国在发展了商业后,每年多出了几百万两的税。</P>
有了这么多的税,军营那头自然不会薄弱。</P>
皇上,依微臣所见,蜀国的财力和军力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咱们跟风月国的计划,恐怕得……”</P>
“这件事情朕会放到朝堂上说,眼下不急。”</P>
北国皇帝打断了当前的对话,将话题转到司空身上。</P>
“朕听老六说,你从蜀国拉回来了一批货?”</P>
“回皇上话,是有这么回事儿。”</P>
司空在心里暗骂了句老狐狸,但还是老实应道:“这些货都出自蜀国京都城的一家店。</P>
那家店在京都城的生意不错,所卖的货物也很新奇。</P>
皇上是知道微臣的,浑浑噩噩过了近三十年,吃不饱穿不暖,早就穷怕了。</P>
看到那家店客人不少,微臣便动了心,也想从中谋点利。”</P>
说罢,发现北国皇帝的神色不大好看。</P>
又道:“皇上,蜀国的财力之所以变强,跟发展商业有很大的联系。</P>
咱们北国的情况虽说跟蜀国不同,但微臣却认为,可以从中借鉴一二。</P>
微臣这次拿货回来,是打算自己在皇城中开一家店。</P>
若是生意好的话,可以让北国的商贾如法炮制。</P>
如此一来,不仅大家能挣到银子,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税。</P>
若是生意不好……那就当微臣没那个富贵命,亏了也就亏了。”</P>
司空入朝虽说才三年,但对北国皇帝还是很了解的。</P>
这个皇帝,他贪心。</P>
协议嘛,司空是签了,货也拿了。</P>
可如果百宝居分号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就很有可能是给北国朝廷做嫁衣。</P>
所以司空在谈百宝居时,除了说百宝居能挣钱,也会提及做买卖的风险。</P>
坦白百宝居能挣钱,是因为跟着去的眼睛太多,他根本瞒不住。</P>
分析做买卖的风险,则是尽可能降低北国皇帝对百宝居的欲\/望。</P>
先强调自己要开一家店,再扯一扯别的商贾,表示他愿意拿自己的钱出来当头阵,间接增添北国的税收。</P>
单单是这一点,就能让北国皇帝开不了口。</P>
至于百宝居开起来以后,该如何避免被皇帝抢走?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P>
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将店铺开起来。</P>
然后再带动北国其他的商贾,在北国多开几家分号。</P>
银子这东西,能早点挣就早点挣,多挣一笔是一笔。</P>
如果到时候北国皇帝真这么不要脸,拿了税收还要抢他的产业,那他也不是真的没办法。</P>
货都是从自家妹妹那里拿的。</P>
他找一些人把舆论散出去,将北国皇帝的行径弄得天下皆知,再通知蜀国那头别再给北国供货。</P>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多数人都能明白。</P>
当一国将军都保不住自己那挣钱的产业时,其他人难道会袖手旁观吗?</P>
等到北国所有的百宝居分号,都拿不到货时,蒙受损失的又何止是北国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