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姜老夫人要治暖宝(1 / 2)

逍遥王妃听了自家夫君的话,也是无奈摇了摇头。</P>

是啊。</P>

可不就是亏本买卖吗?</P>

要知道,上官轩和温眉的红封不仅大,而且还把每一个晚辈都照顾到了。</P>

不仅是暖宝这几个孩子有,就连已经成亲的魏慕华和张雅茹都有。</P>

再加上小草,一共八个晚辈。</P>

每个晚辈五万两,八个就是四十万两!</P>

这四十万两,没有一个铜板是进王府公账的,都得给孩子们存到他们的私户里。</P>

而身为孩子的父母,别人给了你家孩子发红封,你自然也得给对方的孩子发红封,这是礼数。</P>

当然了。</P>

这数额也是有讲究的。</P>

总不能别人给你家八个孩子发了四十万两,你也非得给别人的三个孩子发四十万两吧?</P>

一来一回分毫不差,只会显得斤斤计较,最后反倒把关系给搞生疏了。</P>

所以啊,逍遥王妃就往红封里换了一张十万两的。</P>

虽说总数上还是占了上官轩和温眉便宜,但每个孩子给十万两,这也不少了。</P>

而且十万两多好听啊?</P>

十全十美!</P>

除了上官子越兄弟仨的红封外,逍遥王夫妇还给钟大夫和花婆婆包了红封。</P>

同样的。</P>

每个红封十万两,算是孝敬干爹干娘了。</P>

毕竟干爹干娘初到京都城时,可是在自家闺女的‘山水涧’里豪掷过几十万两的。</P>

后来到了王府,前前后后又给晚辈们发了不少零用钱。</P>

如今过年了,身为干儿子干儿媳妇,干女儿干女婿,给自家干爹干娘发上一个大红封,那也是应该的。</P>

就是把红封的面额换完以后吧,夫妻俩盯着桌子上那几张被替换下来的银票,都有些哭笑不得。</P>

五张银票,都是五千两的。</P>

没错。</P>

最开始,他们就是打算给二老和上官子越兄弟仨每人发五千两的红封。</P>

这个数额已经不小了。</P>

蜀国有多少老百姓脸朝黄土背朝天,全家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加起来的进项也未必能有二三十两。</P>

五千两是什么概念?</P>

全家人一百年不吃不喝也挣不到啊!</P>

就这五千两,还是因为上官轩和温眉在除夕夜宴上壕无人性,逍遥王夫妇不想欠上官家太多,这才咬咬牙包了个大的。</P>

否则,按照往年的习惯,一千两都是顶破天了!</P>

可谁知,上官轩和温眉也太不是东西啦。</P>

谁家包红封像他们似的?</P>

那银票好比树叶一样,包得真真是随意。</P>

逍遥王和逍遥王妃有什么办法?</P>

总不能人家给你孩子五万两,你给人家孩子五千两吧?</P>

拿不出手啊!</P>

“明年可不敢让他们再来过年了!”</P>

“他们来一次,咱们王府名下的那些产业一年都白干,挣的银子全给几个孩子还礼数了。”</P>

“关键咱家这几个孩子还不高兴呢,成日说我这个当娘的小气,不舍得给他们多发零用钱。”</P>

这些话,是逍遥王妃说的。</P>

没错!</P>

逍遥王妃这么喜欢上官家,现在都开始顶不住了。</P>

想想就知道,上官家那是何等的豪气啊!</P>

……</P>

从大年初二起,就要开始走亲拜友了。</P>

跟往年一样,逍遥王的地位摆在这,所以他们一家子根本不用出门,就在王府里等着别人登门拜访。</P>

按照原计划,逍遥王和逍遥王妃是打算带着上官家那一家五口一起接待亲朋好友的。</P>

去年就是这样啊。</P>

上官子越在这里过年,从头到尾都跟着逍遥王一家。</P>

可现在嘛……</P>

由于上官轩和温眉出手实在太阔绰了,逍遥王跟逍遥王妃都怕了他们,根本不敢让他们跟着一起。</P>

当然了。</P>

逍遥王是怕上官轩和温眉趁着这个机会儿,再俘获人心,为以后拐走他家闺女做准备。</P>

逍遥王妃则害怕谁家带了孩子来,上官轩和温眉一出手又是几万两,吓死个人。</P>

今年来拜年的人,跟往年一样多。</P>

安定王府、平顺王府、张家、姜家、刘家等等,就连唐定也带着秀儿在大年初六那日来了王府,拜见逍遥王夫妇和暖宝。</P>

姜平与段雅南没来,他们不在京都城。</P>

过年前,姜平就去北国了。</P>

想着路途遥远,最快也得两三个月才回来。</P>

他不忍段雅南一个人在蜀国过年,便特地来请示了暖宝,要顺路把段雅南送回南骞国。</P>

等什么时候他从北国回来了,再将段雅南一起带回来。</P>

段雅南出嫁至今还没回过娘家,姜平想让她回去一趟,陪陪南骞国皇帝和四王爷。</P>

暖宝听了姜平的话后,自是万般赞同。</P>

因此,姜平家现在连个主事儿的人都没有,自然不会有人来王府拜年了。</P>

倒是将军府的姜老夫人和姜姒君的继母杨氏,上门拜年来了。</P>

姜老夫人呢,是不想让外头人看她们将军府的笑话,所以才会跑来巴结逍遥王府,想要跟逍遥王妃修复修复关系,再顺便看看姜姒君这个孙女。</P>

杨氏呢,就单纯来走个过场,省得她婆母在家天天挑她的毛病。</P>

但人吧,本性难移。</P>

杨氏心术不正,挑拨离间惯了。</P>

尤其是她苛待继女的事情在京都城传开后,她连装都不装了。</P>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人在哪里,总忍不住要整一下幺蛾子。</P>

这不?</P>

大过年的,为了保全姜将军的脸面,逍遥王妃把姜老夫人和杨氏请进来说话。</P>

可谁知,才喝了两杯茶,杨氏就开始把话题转到姜平和段雅南身上。</P>

“听说我那不争气的弟弟和弟妹到现在还没来给王爷和王妃娘娘拜年?那真是太不应该了。</P>

不过……他们小两口新婚燕尔,什么都不懂还要自立门户,府中又没个主事儿的,平常也挺糟心。</P>

王妃娘娘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他们这一次吧?</P>

我相信等日子久了,他们肯定就知道规矩了。”</P>

瞧瞧人家这语言艺术?</P>

好话歹话都让她说了!</P>

再品品人家这泡茶的本事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