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当赵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招安意向之后。</P>
众人皆目瞪口呆。</P>
谁也没想到,官家居然会提到招安。</P>
梁山起义造反,打了朝廷的脸面,更是打了官家的脸面。</P>
连朝堂上的官员们,一个个都义愤填膺,作为大宋的皇帝,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P>
他们哪里知道,赵佶去了趟樊楼,被李师师灌了迷魂汤,这会心意已决,只想着招安了事。</P>
蔡京第一个出来反对,随后童贯、高俅、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一个个站出来反对。</P>
赵佶顿时脸色不好看。</P>
这些人结党营私,说是为了他考虑,可看这架势,分明不把他放在眼里啊!</P>
看着下方叽叽喳喳的,他不由冷哼一声。</P>
这时,一位面白无须,长相颇为俊朗的官员,眼睛滴溜溜一转,走出来大声道:“臣以为,官家所言招安,实乃上上之策!”</P>
赵佶不由眼睛一亮。</P>
此人乃是殿前太尉宿元景,说起来也算是他的心腹官员。</P>
自从提拔高俅后,眼见高俅倒向了蔡京一党,赵佶又从顺眼的官员里提拔了一人,此人就是宿元景。</P>
宿元景长相俊朗,又极有才学,为人宽厚,最重要的是,他是蔡京童贯等的反对派,一直被他们嫉恨。</P>
赵佶想用宿元景来牵制蔡京等人,便力保宿元景,将其提拔至殿前太尉,留以听用。</P>
现在一片反对声中,宿元景发挥作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令得他心下大慰。</P>
在《水浒传》中,宿元景确实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招安的。</P>
他反对对梁山泊用兵,力主招安,终于促成徽宗下诏。</P>
后来他亲奉诏书前往梁山进行招安事宜。</P>
算得上是梁山招安中的关键人物。</P>
此时。</P>
宿元景站出来支持赵佶,蔡京等人再反对也无济于事。</P>
毕竟明面上谁也不敢跟皇帝对着干,只能同意了招安策略。</P>
当然,招安事宜并非立马能安排完成,还需要经过细细商议。</P>
由于此事由赵佶亲自提出,他颇为上心,难得的下场参与其中,体验了一把君臣同事之乐。</P>
朝廷商议招安不提。</P>
再说山东之地,陆云已经将济、郓、兖三州一统,打成了铁板一块。</P>
上至州所,下到县治,全部安排上自己人,将军政全都牢牢抓在手里。</P>
陆云发布的新制,除了“减税赋、免徭役”之外,还有治安刑狱等等相关制度。</P>
并进行三州之地人口普查,将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学识、职业、财富等等信息登记造册。</P>
并鼓励大家参军参政,只要被录用为三州官衙的吏员,或者报名参军成为士兵,税赋在已经减过的基础上再减半。</P>
吏员因公牺牲,或士兵阵亡,全家税赋免除。</P>
新政发布之后,三州之地掀起风暴。</P>
春种的时间已经到来,税赋减免的消息传至老百姓耳中,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们,都不由得干劲十足。</P>
要知道税赋大减,只要努力耕种,所得收成大头就是自己的。</P>
当然,为了防止地主侵占土地等等事情发生,梁山特意颁布了土地法。</P>
“梁山治下,土地姓陆,所有权归梁山,使用权归农民,谁种地谁得粮食,每年都行登记,若有徇私舞弊者,严惩不贷!”</P>
这是一道强制法令。</P>
那些乡绅地主,自然一万个不同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