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岳阳楼记》。(1 / 2)

第195章《岳阳楼记》。(求订阅)</P>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写得真好。”</P>

“是啊,我以为这写的是刘过,没想到,这写的是我们自己。”</P>

“妹的,一转眼,我们都成大叔了,我们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少年。”</P>

刘过流传下来的诗词并不多。</P>

哪怕仅仅只是这一首,他便如此的深入人心。</P>

特别是那些到达了一定年纪的朋友,看着这一首词,他们亦是如刘过一般,感慨万千。</P>

“我想起年轻时候了。”</P>

“我也是,当年我是那么的意气风发,现在……变成了抠脚大叔。”</P>

“我也是,当年从学校毕业,我可是谁也不服,现在,我哪个都服。”</P>

“别说了,就一句,终不是少年游……足够了。”</P>

一众网友泪流满面。</P>

……</P>

另一边。</P>

宋史研究协会群里,此时也是聊得好不热闹。</P>

“兄弟们,我发现最近大众对于宋朝的兴趣变浓了。”</P>

“我也发现了,明显关于宋朝的贴子,评论增加了不少。”</P>

“呵,这得多谢江宁老师啊,江宁老师一开讲宋朝,一下子宋朝就开始热了。”</P>

历史这东西。</P>

他不会主动被老百姓所理解的。</P>

大众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一定是外部原因。</P>

比如此前对于明朝感兴趣。</P>

这是因为江宁在讲明朝。</P>

后面对于元朝感兴趣,这也是因为江宁在讲元朝。</P>

如今大家对于宋朝感兴趣。</P>

还是因为江宁开始了讲宋朝。</P>

“呵呵,那个刘过,真是绝了,终不似,少年游,说得我都泪流满面。”</P>

“那可不,难怪江宁老师一直讲历史中的普通人。其实他们并不普通,只不过很多时候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罢了。如果记载了,他们同样的与众不同,甚至能够与我们共鸣。”</P>

“大家别说这么多,江宁老师在哪,出来与大家聊聊啊。”</P>

众人这时纷纷@起江宁。</P>

“各位老师,什么情况?”</P>

“江宁老师,没事在群里多聊下啊。”</P>

“我是小萌新,不敢多说话。”</P>

“又谦虚了不是,昨天您讲的刘过真是好,今天这一句终不似,少年游……都爆了。”</P>

“可能是大家感同深受吧。”</P>

“不只如此,更大的原因,还是您对于宋朝比之我们更为了解。对了,岳阳那边有个岳阳楼研论会,有没兴趣参加下。”</P>

“岳阳楼研讨会?”</P>

江宁一愣:“什么情况这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吧?”</P>

“有关系。”</P>

这位邀请江宁参与研讨会的朋友说道:“岳阳那边想要找造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定在了岳阳楼。但大家也知道,虽然岳阳楼一直被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可其实没有太多的存在感。所以,这一次岳阳方面便想全方面推荐岳阳楼。”</P>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P>

“其实也简单,目前岳阳楼,就是按着当时宋代之时图纸重修的。所以,他们想让我们这一些研究宋史的,多研究与发表一些关于岳阳楼方面的文章。”</P>

“这样啊。”</P>

江宁点了点头,正要拒绝。</P>

他一向对于这什么研讨会并不感兴趣。</P>

不过这时钱穆却跟着发了一条信息出来:“江宁老师,研究学问不能一直呆在家里,要多去走走。我也准备去,要不一起?”</P>

钱穆教授一出面,群里一众研究者亦是纷纷说道:“对对对,钱穆教授说得对。研究学问哪里能够一直呆在家里呢,要多出去走走。况且,江宁老师,像这样的研讨会之后,我们每一次都会有保留项目。”</P>

“啥是保留项目,大宝剑吗?”</P>

“噗嗤……江宁老师,别说得这么明显嘛。”</P>

“这个……那,那行吧。”</P>

钱教授都这样说了,江宁便答应了。</P>

至于什么大宝剑,江宁是不感兴趣的。</P>

……</P>

几天之后。</P>

江宁来到了岳阳。</P>

岳阳楼坐落于洞庭湖,始建于东汉。</P>

但因为历经千年时期,岳阳楼又重建于多次。</P>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于宋朝时期的那一次重修。</P>

所以这一次研讨,也是建立在宋朝设计图纸之上。</P>

“我觉得要推广岳阳楼,必需将他的人文推广出去。而在宋代,重修此楼的则是滕子京。滕子京虽然在历史当中没有太多的名气,但他其实是一位清官,而且多有建树。曾经他还在陕省带过兵,对抗西夏有功。同时,他重修岳阳楼也是一大看点。”</P>

所谓的研讨会,大家都是圈内人。</P>

所以一众研究者只是一来,大家便纷纷讨论了起来。</P>

显然。</P>

对于宋朝,大家都是很有研究。</P>

其中一大半人士,都比较赞同以滕子京为线索,将岳阳楼与滕子京结合起来。</P>

江宁对于这一些倒没有发表什么评论。</P>

他就是来这里参观一下,也大概了解一下所谓的研讨会具体是什么。</P>

也算是长长见识。</P>

只是江宁没打算发表意见。</P>

主办方却是知道江宁的水平,更知道他的人气。</P>

在这里面。</P>

或许江宁不是研究宋代资历最老的。</P>

但绝对是最具有人气。</P>

同时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P>

这一次研讨会,听说江宁要来,主办方可是将接待规模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P>

见江宁没有说话,主办方将话题转到了江宁这里:“江宁老师,您可是我们史学界的大拿,您发表一点意见?”</P>

“我觉得大家都说得很好,我没有什么意见。”</P>

“江宁老师不能太谦虚啊,您这一谦虚,我们都不好意思了。江宁老师,大家都看着您呢。”</P>

“这个……行,我说几句吧。”</P>

虽然没有做好准备,但对于岳阳楼,江宁可是再熟悉不过了。</P>

想了想,江宁说道:“刚才大家说到滕子京,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只是,滕子京也如大家所说,他在历史当中并不是特别知名。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宣传,但估计起到的效果不大。我觉得,不妨将滕子京与另一位知名历史人物联系起来。”</P>

“江宁老师,您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P>

“范仲淹。”</P>

是的。</P>

如果说滕子京没啥名气。</P>

但要说范仲淹,那可是名垂千古。</P>

只是虽然范仲淹是名垂千古,但众人却不明白为什么江宁会说到范仲淹。</P>

“江宁老师,好像范仲淹与岳阳楼没有太多的关系吧。”</P>

钱穆教授这时也有一些奇怪:“史料当中没有记载过范仲淹来过岳阳楼。”</P>

(</P>

“确实没有来过。”</P>

江宁也是点头:“但虽然没来过,可范仲淹与岳阳楼却关系很大。”</P>

见大家看着自己,江宁却说道:“我们都知道,范仲淹与滕子京当年是同榜进士,换到现在来说,那就是同学的关系。所以,两人私下关系很好。而且,两人又一起共过事,一起带过兵对抗西夏。虽然范仲淹的官职比滕子京大得多,但两人在政治上路线是一样的。比如当年刘太后垂帘听政,范仲淹与滕子京等人,都奏请刘太后放弃垂帘听政,结果两人都遭受到了贬谪。”</P>

“此后,滕子京被贬到了岳州当知州,岳州也就是现在的岳阳一带。随后便有了重修岳阳楼,据说,当时重修岳阳楼的时候,滕子京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P>

“洞庭晚秋图,有这幅图吗?”</P>

不少研究者有些疑惑。</P>

据他们所知,好像并没有这一幅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