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P>
甚至这个高度无比之高。</P>
高到你没办法反驳。</P>
相比之天地无穷无尽的生命,我们的一生实在是太短暂了。</P>
哪怕是像曹孟德这样的千古枭雄,百年一过,他也变成了尘土。</P>
可是日月天地仍在这里。</P>
千年之前在这里。</P>
千年之后,也还在这里。</P>
“各位,你们猜苏轼是怎么回答友人的感叹?”</P>
江宁没有继续念下去,而是与众人来了一个互动。</P>
“我觉得苏轼应该很赞同友人的感叹。”</P>
“是啊,人类百年对于天地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P>
“别说是普通人,哪怕就是千古枭雄,不也是这样吗?”</P>
只是对于众人的回答,江宁却是摇了摇头:“苏轼可不是这样回答。”</P>
“虽然友人说得很有道理,但苏轼却说。你看这江边流水,千古至今一直在流,他就像时间一样,一直在流去。而月,一直也都是圆缺不定,不断的变化。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他们一直都是在变化的。可是,如果从不变的脚度来看,这流水一直还在流,这明月还是明月,他们也是不变的。</P>
正如我们,我们现在看天上的明月,我们与明月都没有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与天地都是永恒的。正如,我们现在可以欣赏到明月,可以感受到江边的微风,可以看江水在流逝,我们不就是永恒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这又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呢?”</P>
“如果大家觉得这有一些绕,那我们再说简单一些。正如1000多年前的苏轼,如果按友人的说法,苏轼哪怕再有才,也如曹孟德一样,早已化为了尘土。可是,明月,长江,流水还在,我们会觉得自己渺小。可是,如今我们再看当时的苏轼。我们是否会觉得,当时的明月与苏轼其实就定格在那里。哪怕就是再过了千年,明月还是那个明月,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他们都保持了一个永恒。甚至,因为有了苏轼,那时的明月反而更为的明亮。”</P>
……</P>
“江宁老师去哪了?”</P>
“好像说是去黄州赤壁了。”</P>
“那里就别去了吧,赤壁之争上头早就定好了,再争就没有道理了。”</P>
另一边。</P>
吃过中午饭的领导再度问起了江宁那边的情况。</P>
如果不是这一次有工作安排,他恨不能也前往黄州区,一睹江宁的风采。</P>
“领导说的是。”</P>
刘天心没有争论。</P>
虽然他也很奇怪,江宁怎么会去黄州赤壁。</P>
虽然黄州赤壁也算是小小一个看点。</P>
可赤壁早有了归属,哪怕这一边也被认为是赤壁,但他们也不敢再做太大的开发与宣传。</P>
不过。</P>
就在刘天心寻问工作人员江宁那一边的情况时。</P>
一边的领导则是突然叫了一句。</P>
“我去。”</P>
“我的天呐。”</P>
“这是我们黄州赤壁?”</P>
“这就是正宗赤壁来了,恐怕也顶不住啊。”</P>
领导大声的念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P>
随后。</P>
领导眼睛盯着刘天心:“那个,你说,我们再造一个赤壁,是不是也可以?”</P>
……</P>
“兄弟们,上,我们去赤壁。”</P>
“赤壁有啥好看的。”</P>
“当然好看啊,苏轼在赤壁的时候写了一篇巨作,赤壁赋。”</P>
“赤壁赋?”</P>
“对。”</P>
“写得怎么样,比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怎么样?”</P>
“不是同一类型的,不过,我可以说,不比他差。”</P>
“我靠,不能这样吹吧。”</P>
“是不是吹,来看看这篇就知道。”</P>
好吧。</P>
这一篇赤壁赋。</P>
不需要江宁怎么宣传。</P>
在黄州赤壁,江宁只是念了一遍《赤壁赋》,全网瞬间轰动。</P>
无数的游客,他们第一时间,却是纷纷前来了赤壁。</P>
“对了,跟大家说一下,这里的赤壁不是赤壁市,而是黄州赤壁。”</P>
“赤壁古战场不是在赤壁市吗,怎么在黄州赤壁?”</P>
“赤壁古战场确实在赤壁市,但苏轼写赤壁赋的地方,就是在黄州赤壁。所以,你是去赤壁市,还是去苏轼写赤壁赋的黄州赤壁?”</P>
“废话,当然是去苏轼写赤壁赋的黄州赤壁。”</P>
万千游客,风起云涌。</P>
……</P>
“主任,黄州那边最近想搞一个赤壁景区。”</P>
“什么情况这是,他们是脑子进水了?”</P>
“我们也不知道,上头已经确定了赤壁古战场,就在我们赤壁市。那个,主任,我们要不要警告一下黄州?”</P>
“算了吧,他们脑子进水就让他们脑子进水,到时候我们向上头汇报一下,让他们花钱打水飘。”</P>
“可是。”</P>
“可是什么?”</P>
“黄州这一边似乎下决心打造赤壁景区了。而且,还说要砸10个亿。”</P>
“10个亿,他们有这么多钱?”</P>
“这笔钱好像不是黄州那边出的,是地方一些商业房地产老板一起联合出的。”</P>
“这些房地产老板也脑子进水了?”</P>
“不知道,但……”</P>
“但什么但,有话快说,有屁快话。”</P>
“主任,要不,您先看看这篇《赤壁赋》。”</P>
赤壁景区管委会王主任心情不悦。</P>
但还是拿起文档,仔细阅读这一篇《赤壁赋》。</P>
“咦,写得不错啊。”</P>
王主任还是很有才华的。</P>
不需要翻译。</P>
他便能完全明白这篇《赤壁赋》里的意思。</P>
只是。</P>
当他不断称赞这一篇文章时。</P>
突然。</P>
王主任感觉到不对:“你说,黄州那边怎么了?”</P>
“他们要搞赤壁景区。”</P>
“他们脑子进水。”</P>
王主任又是和刚才一样,骂了一句。</P>
可是。</P>
当骂完这一句,王主任却是再次看到这一篇在苏轼在黄州赤壁写得《赤壁赋》。</P>
赫然。</P>
王主任一拍桌子,大吼:“靠,黄州赤壁,你们丫的不讲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