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P>
宣和画院,正是宋徽宗创建的画院。</P>
同时,还有一众绘画学徒。</P>
“江宁老师,您是说,这幅作品有可能是宋徽宗开设宣和画院,里面的绘画学徒创作而成?”</P>
显然。</P>
丘少林也瞬间明白了江宁的意思。</P>
如果是这样的话。</P>
那么加上之前的推理,那就更说得通了。</P>
一个是年龄18岁。</P>
如果不是这样的年龄,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P>
另一个。</P>
绘画技术有一些像宋徽宗的风格。</P>
显然。</P>
在宣和画院,肯定会有一些绘画学徒受到了宋徽宗的影响。</P>
甚至会有不少学徒受到宋徽宗的影响。</P>
还有一个是纸张与颜料,这都不是民间可以得到的,这必然是在皇宫以及重要的大臣府邸。</P>
如此来看,宣和画院,是为最佳出处。</P>
“是的。”</P>
江宁额首:</P>
“那到底是谁呢?”</P>
丘少林又一次回道。</P>
“到底是谁啊……”</P>
江宁将目光放到了前面的青绿山水画作当中:“从画作中的提字来看,我们无法判定到底是谁。但是,我们可以看这里面的印章。”</P>
“江宁老师,这幅画作里面有太多印章了,大部分是收藏者的印章。比如,蔡京的印章。”</P>
“对,蔡京应该也是收藏了这一幅画,所以,这才用上了自己的印章。”</P>
电视机前,镜头对准了这幅画卷里面一系列的印章。</P>
这位蔡京,正是北宋臣相,也是着名的奸臣。</P>
这个奸臣是坐实了的,与之前王安石变法的几位“奸臣”不一样,基本上没有人可以翻案。</P>
江宁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而我们又知道,这幅作品产生的年代,就是北宋年间。那么,做为北宋丞相的蔡京就有非常大的可能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P>
“可是,蔡京也没有告诉我们这幅画的作者是谁。”</P>
一边的主持人董雨说道。</P>
同时。</P>
电视机前的一众观众,他们同样也是这个疑问。</P>
毕竟蔡京只在上面留下了一个印章,他又没有说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谁。</P>
如今已过去了千年,难道还能将蔡京挖起来问他。</P>
对于董雨的疑问,江宁微微一笑:“我们不仿问问国家图书馆那边。”</P>
“江宁老师,您的意思是?”</P>
“蔡京虽然在这一幅画里面并没有告诉我们作者是谁,但是,如果我们查找一系列有关于蔡京的文字资料,或许,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P>
江宁的话刚说完。</P>
董雨直接就说道:“那让我们连线国家图书馆的副馆长史长伟先生。”</P>
是的。</P>
央视就是央视。</P>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之下,镜头这里却是对准了国家图书馆宋史档案室。</P>
“我的天,这里的史料也太多了吧。”</P>
只看到密密麻麻,镜头里面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宋史资料。</P>
一眼望去,最少也有几千吨,甚至还不止。</P>
好在虽然史料很多,但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归类。</P>
有按名字归类的,有按时间归类,也有按事件归类。</P>
“江宁老师,这便是有关于蔡京的一系列史料了,不过,文件比较多,找起来可能有一些困难。”</P>
史长伟与江宁连线说道。</P>
江宁点了点头,说道:“往宣和三年这里找一下,我记得蔡京这一年里有一处与友人的书信当中提到过。”</P>
有了人物,有人时间。</P>
这么找起来就快速的多。</P>
十几位工作人员,不断的寻找着各类文件。</P>
而在镜头对准这一些工作人员的同时,台下,以及电视机前的朋友,这时亦是不断的议论纷纷。</P>
“今天也算大开眼界了。”</P>
“嗯,没想到,要寻找一幅绘画作品的作者竟然这么难。”</P>
“虽然难,但今天的内容竟然涉及到这多么的知识。”</P>
“问题是,能找到证据吗?”</P>
“不知道。”</P>
“那个啥,这样找是不是太麻烦了,还不如将这一些史料都发到网上,到时候大数据一查,不就查到了吗?”</P>
“发到网上,这怎么可能呢?你当这一些史料是普通文件啊,有一些文献虽然过去了千年,但也是机密。一般人,根本没这个资格查阅。”</P>
“呃,也对。”</P>
……</P>
“找到了。”</P>
终于。</P>
在一众工作人员不断的寻找下,人群中一阵欢呼。</P>
江宁所说的证据,终于找到了。</P>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事在作之而已。】</P>
这是一封蔡京写给友人的书信。</P>
书信内容没有具体谈到政事,但却与友人交流起书法心得,并向他介绍了一位18岁的少年。</P>
正如这一封书信上所说,意思说的是,政和三年这一个年间,有一个叫希孟的人十八岁,他在宣和画院当学徒,并进献过几张画作。不过技艺不怎么样,但虽然如此,宋徽宗却认为他是一个人才,并且很有天赋,于是亲自教过这位少年。不想,半年之后,这位少年却是创作出了一幅奇作。宋徽宗对此大赞有加,并将此作赏给了蔡京。</P>
联系到前后文。</P>
那么。</P>
你就会知道。</P>
这幅画作的作者,正是蔡京在书信里面提到的“王希孟”。</P>
惊天的掌声,疯狂袭来。</P>
摄像头,这会儿也是无比精准的对准了江宁。</P>
所有人都知道。</P>
在这一期《守护国宝》当中。</P>
这一幅青绿山水图固然让大家为之惊艳。</P>
而江宁。</P>
同样让人拍案叫绝。</P>
……</P>
“江宁老师,老丘我算是服你了。”</P>
答案揭晓。</P>
一边的丘少林对于江宁,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P>
要知道。</P>
要在浩如烟渺的一众文献当中,寻找到王希孟的证据,简直堪称奇迹。</P>
“丘馆长,过誉了,其实虽然证据找到了,但这个证据只能说,这幅画作有非常大的可能是王希孟创作的。但到底是不是,我不敢100%保证。”</P>
其实在前世。</P>
关于这幅画作到底是不是王希孟创作,这也是一个迷。</P>
因为他在史书上没有什么记载。</P>
至于大家为什么知道他,也是因为蔡京提了几句,也就是上面所写的内容。</P>
不过大家却没有再想太多。</P>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此时已经找到了如此接的史料,这已经极为的不容易了。</P>
再说。</P>
真要还原100%的历史,这几乎也不可能。</P>
不过。</P>
当揭开“王希孟”之后,众人却是对于王希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P>
“江宁老师,能说说王希孟这位少年吗?”</P>
“这个啊……我不知道怎么说。”</P>
叹了口气。</P>
该怎么说呢,他是真不知道怎么说啊。</P>
“江宁老师,难道王希孟的人生很复杂?”</P>
“并不复杂,不只不复杂,而且还很简单。”</P>
“那这是……”</P>
“因为……”</P>
看着众人急切的心情,江宁说道:“这位少年,可能永远活在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