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那里了?”</P>
“我准备将八大菜系给搞出来。广省所对标的菜,那就是粤菜,我在这里开了一家粤菜饭店。”</P>
“我去,江宁老师,您这跨界跨得大啊。”</P>
“呵呵,民以食为天,我也是为人民服务。下个月就会开业,还望大家多多捧场。”</P>
“那必需的捧场啊。”</P>
听到江宁开了饭店,一众网友更是兴奋了起来。</P>
特别是对于那些广省的朋友,他们第一时间就问道:“江宁老师,我可是广省人,但好像粤菜在我们这里并不怎么样吧。”</P>
“这是大家对于粤菜不了解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目前广省大家都做不出正宗的粤菜。”</P>
“嗯,我听说很多的粤菜都失传了。唉,真不知道正宗的粤菜到底是什么口味。”</P>
“你可问对人了。今天,我就跟大家普及一下正宗的粤菜。”</P>
既然要开饭店。</P>
所以。</P>
江宁便准备先跟大家聊一聊粤菜。</P>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体现在文化这一块,这在饮食里面,也是如此。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膳食这一块,亦是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很深的研究。之前我讲过伊尹,除了伊尹之外,春秋时期还有一个叫易牙的厨师也非常厉害。”</P>
“易牙是中国第一个开设私人餐馆的人,因为他太善于做菜了。他总结出,要做出菜,那就必需掌握水,盐,与火的调和使用。因为他的厨艺实在是太好,所以便得到了齐恒公的接见。</P>
一次,齐桓公国事劳神,患上了失眠症,夜里睡不着觉,想起烦心事就翻来覆去,唉声叹气。易牙就对齐桓公说,国君您反正也睡不着觉,要不我给您做点东西吃?俗话说心情不好的时候胃口就会大开。齐桓公一想也行,就说,那你就做两个菜下酒吧。易牙穿衣起床,抖擞起全部精神,然后做了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齐桓公立马来了精神,大啖一顿。第一口下去,滋味鲜得差点连舌头都吞下肚去,结果连酒都忘了喝。吃饱之后,齐桓公一觉睡到天亮,失眠症不治而愈。”</P>
(</P>
虽然讲的是菜。</P>
但仅仅只是讲如何做菜,那可不行。</P>
关于饮食,关于膳食这一块,他可体现着无比精深的文化。</P>
这不。</P>
之前江宁讲做菜讲到了商朝时期的伊尹。</P>
这会儿,却是讲到了春秋时期的易牙。</P>
“不过,春秋时期除了易牙之外,还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厨师,这个人叫做太和公。”</P>
“太和公是谁?”</P>
“太和公可能没有人知道,大家不要急。”</P>
江宁继续说道:“太和公长期生活在太湖之滨,擅烹水产为原料的菜肴。他烹制的炙鱼,名噪天下,曾得到吴王僚的赞赏。吴公子光为了谋夺王位,设计刺僚。但可惜不知道怎么接近僚,于是公子光就派专诸到太湖向太和公学烹炙鱼手艺,学成后,吴公子设宴请僚,并令专诸在献炙鱼时刺杀吴王僚。”</P>
这便是专诸刺撩的故事。</P>
这里面的公子光,就是吴国大王阖闾。</P>
吴王“撩”就是“阖闾”的堂哥。</P>
如果你对太和公不知道,这没关系。</P>
可是。</P>
当江宁专诸,吴王僚,公子光这一些人的历史都说出来后,你就知道太和公不平凡了。</P>
“没想到吴国宫庭之变,竟然与厨师有着巨大的关系。”</P>
“这绝了,一下子我就感觉中华美食文化,无比的高大上。”</P>
“那可不。江宁老师不是说了吗,中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历史体现的可不仅仅只是诗词歌赋,宫庭政变,同样还有吃这一块。民以食为天,几千年的饭食文化,我觉得并不比诗词歌赋差多少,只不过以前大家不注意罢了。”</P>
众人听着江宁的解释,却是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P>
同时对于中华美食,也有了全新的看法。</P>
江宁点了点头,说道:“在宋朝,还有一位叫做刘娘子的名厨。高宗继位之前,她就在赵构的藩府做菜,宋高宗想吃什么菜,她就在案板上切配好,烹制成熟后献食,高宗总是十分满意的。按照宫廷规定:主管皇帝御食的负责官员叫尚食,只能由男人担任,而且是个五品官,刘娘子身为女流,不能担当此官,然而皇宫里的人多称她是尚食刘娘子。”</P>
“另外,在宋朝,还有一位女子厨,她叫做宋五嫂,是南宋年间从河南开封逃难至杭州的一位女厨师,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人们就称她为宋五嫂。在杭州钱塘门有一片小食店,当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的中原人很多,有官有民,大家思乡难归,很想尝点乡味以解乡思。宋五嫂家卖的鱼羹,正是传统汴京风味,颇能招徕异乡之客。有一日高宗赵构也闻名品尝,特派太监来,叫宋五嫂做了鱼羹送进宫,连皇帝都爱吃。此后,宋嫂鱼羹身价百倍,于是名声大振……”</P>
一口气。</P>
江宁讲解了历史当中那一些知名的厨师。</P>
这也让大家对于中华膳食这一块有了一定的理解。</P>
同时在江宁的讲解之下,众人不由得又是想起了之前江宁所讲的《大宋风华录》。</P>
当时虽然江宁讲的是大宋的繁华。</P>
但在江宁讲解当中,可是出现了几百种美食。</P>
可惜。</P>
当时大家也只是听到了这一些美食的名字。</P>
至于这一些美食的真正做法,却没有多少人知道。</P>
但哪怕如此。</P>
在江宁讲解了大宋风华录之后,却是有一些厨师按着江宁的讲解,开始还原历史当中那些菜。</P>
不得不说,有的还原的还不错。</P>
但有的,还真不知道怎么个做法。</P>
不过。</P>
此时江宁出现。</P>
大家看着江宁,他们内心当中却是有一个声音出现。</P>
难道。</P>
那一些失传了上千年的美食,就要重见天日了吗?</P>
不由得。</P>
有一些对吃很感兴趣的朋友,心脏却是快速跳动了起来。</P>
如果是的话。</P>
那他们这一些吃货,那不得美死啊。</P>
……</P>
“也正是因为中华有着几千年的文化,这也造就着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同时中华地广物博,中华饮令也会因为地区,人口,环境……等等原因,出现不同的变化。比如北方人与南方人喜欢的就不太一样,中原人与沿海地区的人士,他们的饮食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此,这也造就着八大菜系的出现。这八大菜系,就代表着国内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P>
当然。</P>
说起来。</P>
中华也不仅仅只有八大菜系。</P>
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的菜并没有加入到里面。</P>
但既然是菜系,那就是一个系列,影响比较大。</P>
一些比较特别,比较小地方的独特饮食,那就不太好介绍了。</P>
另外。</P>
有的一些地方的菜虽然没有进入到八大菜系里面,但八大菜系里面,其实有的是包含了一些地方菜系。</P>
比如粤菜,他就不仅仅代表广省人士的菜系,他同样还包括其他地区的一些饮食类别。</P>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八大菜系里面的粤菜。”</P>
前面讲了一下中华饮食文化,接着,江宁便进入到了单独介绍其中的一个类型。</P>
“粤菜即广省菜,但也不仅仅是广省菜,他有四个分类。分别是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粤西菜。”</P>
这个时候。</P>
江宁在讲粤菜的时候,还拿出了一张广省的地图。</P>
之所以粤菜有这四个分支,这也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P>
“广府菜也可以称之为广州菜,广府主要包括珠三角地区。在秦朝之前,这里属于南越,居住的是一些少数民族。秦朝统一岭南之后,便在这里设立了南海郡。后来在汉代,唐代,这里也有发展。但在宋朝之前,这里人口并不多。直到宋朝,因为宋朝常年战乱,北方的人口不断的往南迁移,这里便慢慢发展开来。”</P>
“所以,广府菜即保持了中原北方的一些特色,同时,又根据本地食材,环境,口味不断吸收,进行了改良,积累,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菜系。因取百家之所长,所以广府菜调技艺多样善变。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六味】之说。”</P>
“江宁老师,什么是五滋?”</P>
“五滋就是香,松,软,肥,浓。”</P>
“六味呢?”</P>
“酸甜苦辣咸……”</P>
“咦,这不是只有五种吗?”</P>
“是的,这也是大家所说的五味。但在五味之上,广府菜又多了一味。”</P>
“哪一味?”</P>
“鲜。”</P>
于是。</P>
六味就在五味,酸甜苦辣咸……之上,加了一个鲜字,也就是六味。</P>
不过江宁的讲解并没有结束,他继续说道:“广省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历代移民带来的中原饮食文化,尤其是宋代时期,中原移民大批南下珠三角。南宋以后,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宋朝南迁,众多御厨和官府厨师云集于粤,特别集中于羊城,也就是现在的广州。</P>
宋、元之后,广州成为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商业日益兴旺,带动了饮食服务作为一个商业行业发展起来,为粤式饮食特别是粤菜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这时的广州已经成为一座商业大城市,粤菜也在这时,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闹市通衡遍布茶楼、酒店、餐馆和小食店,各个食肆争奇斗艳,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如此,便产生了“食在广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