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慧中乡君(2 / 2)

立夏花儿娇 用户37803862 1708 字 10个月前

“陛下,微臣也曾吃过。是妹妹从广原带回来的,不过是寻常菘菜萝卜,切开泡在盐醋水里又咸又酸,易于存放罢了。”裴玄的大舅兄道。</P>

嗨!以为是什么千金难买的好东西呢?菘菜萝卜,家中仆人也看不上。</P>

众人都沉默了。</P>

他们在京城纸醉金迷,天天吃饭七个碗八个碟还嫌不够精细,过年时候要二十八个碗,三十二个碗,少一碗都觉得日子过得没意思。</P>

想想在边疆的老裴,只不过吃了人家送的泡菜,就激动得认了义女,多缺菜啊!太可怜了!</P>

可不能让老裴回来,要是边疆无人守,谁知道他们的小酒啊,小曲啊,还能听得成吗?</P>

不过一个乡野丫头,不喜欢在家里绣花,沽名钓誉,捧上天也不过是想攀上个好人家,嫁个好夫婿。这群老狐狸们不在意,若是男儿,要入朝为官,他们一分一毫都不能让。</P>

“陛下,微臣以为,夏姑娘身在乡野,却能心怀祖国,实属难得,当派专人去表彰夏姑娘位卑不忘忧国的大义之举。”</P>

“陛下,微臣以为,夏姑娘长在乡野,地处偏远却心系边民,为了边疆安定倾其所有。往小了说是女儿家心细,关心前线将士的衣食温饱,往大了说却是宣我大庆军威,扬圣上威名。蕙质兰心,巾帼不让须眉啊,是大庆万千女儿的榜样。担得起任何赞誉!”</P>

“陛下,臣附议!”</P>

“陛下,臣附议!”</P>

……</P>

朝堂上难得的声音一致。</P>

“封夏氏女为乡君,礼部择封号。”</P>

“陛下爱惜人才乃是万民之福,只是乡君是四品官员的母亲或发妻才能享有的……”</P>

“裴将军是四品,他的义女想来能担得起……”裴玄大舅哥道。</P>

“既然裴玄官职不够。”皇帝咳了一下,“就升为三品吧,一块拟旨。”</P>

众人皆惊。</P>

惊喜。(妹妹看人眼光好!)</P>

惊吓。(升官也能这样来?)</P>

惊悔。(我咋没有个这么整事的义女?)</P>

……</P>

十日后。</P>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P>

礼部、吏部一众人马,亲自到了边疆慰劳军队。</P>

太监尖着嗓子念着圣旨。</P>

封夏娇儿为慧中乡君,赐玉如意一对,珍珠十斛,锦缎十匹。</P>

夏娇儿望着金灿灿的圣旨,直耀眼,真是金线绣的?金线咋捻成那么细的?到底值钱不值钱?</P>

太监念完了,手举在半空中,没有人接旨。看看夏姑娘激动得话都不会说了,没关系,这样的他见得多了,他只得小声地说:</P>

“夏姑娘,夏姑娘,接旨吧。”</P>

夏娇儿接过圣旨,裴玄忙着人给公公送了礼,这是规矩。公公一捏,弯腰低头,笑得眼睛睁不开了。</P>

夏娇儿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此后自己也算是有编制了?若是自己能穿回去,这些不知道能不能带走,带走任何一个,那就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发了!</P>

以后自己算是特权一员了,和四品官员差不多,每年有四十两银子,还有百石粮食。不仅饿不着,普通的小官见了自己还要行礼问安。在南平县城差不多可以横着走了。</P>

这样一想,这趟边疆之行收获颇丰,出乎意料的多。</P>

其实有了这些,夏娇儿反倒觉得嫁人不嫁人的无所谓了。</P>

人心里真奇怪,陈钧立躺在床上,气息奄奄时候,她想着只要他醒来,咋都听他的。</P>

现在看见他一天比一天好,又觉得谁离开谁都行。</P>

看见没有,所谓的爱情,在金钱特权面前,就是这样不堪一击。</P>

不止这些,礼部来人还普及了一下乡君出行以及出嫁的礼仪,什么两匹马几匹绸缎等等。</P>

……</P>

最高兴的当属陈钧立更是高兴,娇儿妹妹有了乡君身份的加持,自己可以不和家人住在一起,更不用担心继母对她使绊子。她惯会扮柔弱,不动声色害人,想想自己的娘亲,早早离世,未尝没有她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