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猜想无论哪一个,我都认为割开死者桡动脉的那个人,就是和死者一起聊天吃零食的那位同伴!”</P>
“所以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P>
“必须要尽快确定那名同伴,或者暂且称为嫌疑人的具体身份。”</P>
“因为这个人在我看来...疑点真的太多了!!!”</P>
“两人如果是朋友关系,为何没有试图劝阻死者不要轻生的痕迹,最后还对死者造成了二次伤害。”</P>
“其次。”</P>
“六楼灰尘被扫了,不想因此留下脚印,却不在乎天台遗留的dNA痕迹,是否能够说明一件事......”</P>
“脚印比dNA更容易找到她?”</P>
“以及。”</P>
“认为我们警方最后肯定能找到她,所以不处理自己的dNA,只将脚印隐藏,以求不要被太早找到?”</P>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P>
“通过能和死者一起喝Ad钙奶、吃辣条薯片、坐着聊天等特点,基本能推断出此人大概率与死者的年龄相差无几。”</P>
“本身如此年幼,为什么能有这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吗?”</P>
“看到坠楼的死者没有丝毫害怕情绪,甚至还能上前用利刃割破桡动脉,这实在是太过奇怪。”</P>
“令我无比怀疑......”</P>
“这起案件很可能不只有两位中学生参与,也许还有幕后指示的人存在,但还不能单凭推断来确定情况。”</P>
“最后。”</P>
“胜哥,我觉得必须要分两方面来行动了。”</P>
“一方面要了解死者的家庭情况和人际关系,寻找其自杀的真正原因,并且挖掘出死者究竟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还是有被人刻意引导的因素存在。”</P>
“另一方面则要全面寻找见证本次案件的嫌疑人,按照目前所得到的线索来推断......”</P>
“这名嫌疑人的年龄应该也在14—17岁之间,性别女,跟死者的关系应当不差,或者说是死者仅有的朋友之一。”</P>
“根据嫌疑人擦掉脚印,却留下dNA的做法来判断,我觉得这名嫌疑人很可能腿部有缺陷,”</P>
“同样属于在学校中被人所排挤、忽视的一类人,由于两人有相差无几的遭遇,所以能成为颇为不错的朋友。”</P>
“还有概率极大的一件事。”</P>
“那便是......”</P>
“从嫌疑人目前掩盖行踪的做法,很可能并不是要逃窜,而是单纯让我们迟一点找到她。”</P>
“那为什么不怕被找到,却担心被太早找到?”</P>
“如果往极端点的地方设想,很可能这名嫌疑人也是要......”</P>
“自杀!!!”</P>
此刻。</P>
当苏铭说完这番推断。</P>
徐长胜亦是将死者留下的信看完了。</P>
但他......</P>
根本没来得及出声感慨什么,便是立刻回到楼梯的位置,打开手电筒在五楼满是灰尘的楼梯中寻找着什么。</P>
半分钟后。</P>
在一大堆若隐若现的脚印里。</P>
徐长胜发现靠墙的一个脚印,出现明显的前脚掌着地,后脚掌虚浮的情况!!!</P>
而且。</P>
并不是单纯的一次偶然。</P>
仔细看下去。</P>
能清晰的发现每个台阶都有这种脚印存在。</P>
徐长胜眼神微微一凝,没想到竟和苏铭刚刚推断的一样,嫌疑人腿部有较为明显的疾病。</P>
但最关键的是......</P>
按照苏铭的说法,这名嫌疑人也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