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李漠惊魂未定,嘴依然很硬。</P>
“妖孽!你若识相,就当自绝于此!”</P>
张祯笑容不减,慢条斯理地道,“国将不国,方有妖孽横生。两位是在暗示大汉难以为继么?”</P>
赵贵:“......休要污蔑!我何曾说过这等话?”</P>
李漠:“......诸公作证!我未曾妄言!”</P>
这罪名太重了,别说他们,他们的主公都担不起。</P>
士孙瑞靠近王允,低声道,“要帮她么?”</P>
王允微微摇头,“不用。”</P>
帮?</P>
她还用人帮?</P>
只要给她开口的机会,那还不是说风是风,说雨是雨。</P>
想要压制她,就不能让她开口。</P>
但是,吕布站在她身后,她若想开口,谁又能阻拦呢?</P>
张祯一笑,也不跟他们纠缠国将不国与妖孽横生之间的关系。</P>
“两位指我为妖孽,是因日蚀?”</P>
李漠恨恨道,“没错!此为上天生兆,意喻妖孽侵害君王!”</P>
张祯轻叹一声,道,“我之罪孽,又何止于此呢?”</P>
李漠一愣,“嗯?”</P>
大臣们也很吃惊,她这是承认了?</P>
可她上朝虽不应当,罪孽之说却有点过了。</P>
她也是做了一些好事的。</P>
正想替她分辩一二,就听赵贵喜出望外地道,“你还有何罪孽?如实说来!”</P>
吕布摸着虎口,心中涌上杀意。</P>
罪孽二字,怎能安到神悦头上?</P>
张祯叹道,“我罪大矣!这数十年间,干旱疫症不断,蝗灾饥荒不绝,皆我之罪!”</P>
赵贵:......?</P>
张祯:“各地兵戈不休,也我之罪!”</P>
赵贵:......</P>
你在说什么啊?怎么和我预想的不一样?</P>
张祯向前几步,昂首站在大殿中,朗声道,“董卓弑杀君王,残害忠良,专断朝政,位极人臣,也是我之罪孽!权宦乱政,黄巾起事,汉室衰弱,更是我之大罪!”</P>
她越说越离谱,杨瓒忍不住道,“与你何干?”</P>
黄巾之乱时,她约莫刚出生。</P>
而且还是个傻的。</P>
董卓与她也毫无关联。</P>
张祯语带感慨,“与我何干?尚书大人光风霁月,可听过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P>
转身看赵贵与李漠,淡淡笑道,“世间所有天灾人祸,都是我的罪过,两位可满意了?两位袁公可满意了?”</P>
赵贵颤声道,“你,你避实就虚,巧言如簧!”</P>
为何扯上袁公?</P>
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了!</P>
张祯:“董卓国之大贼,此为朝野定论!敢问赵大人,何人征辟董卓?何人引董卓入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