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先在老家开一家示范店(1 / 1)

说起做生意,沈爱萍马上就是精神奕奕的,别说是刚吃完饭,有些饭晕什么的,就算是吃了头孢,再喝下两杯白酒,这些都没有赚钱重要,自从沈爱萍放弃了江湖上的打打杀杀,专心做起了生意人之后,沈爱萍的心里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从政的那块料,而且沈爱萍自己深知自身的短板,连书都没有读过多少,沈爱萍上学那会,国家也是大力发展教育行业的,奈何沈爱萍完全对读书不感兴趣,早早初中的毕业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上过学,连技校都没有上过, 后来偶然间看过了射雕英雄传,老是幻想着做一个大侠,后来结交了一帮的狐朋狗友,大多都是被武侠小说和电视剧所迷惑,幻想着快意恩仇的一群中二少年,哦,不对,是青年,这群中二青年,靠着敢打敢拼,还真的让他们打出了一片地盘,后来在收保护费的一段时间,那时候正是港产电影火红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沉浸在所谓的江湖大佬中的梦境中的时候,沈爱萍却是看到,混江湖的,终归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时候,尚且二十多岁的沈爱萍是第一次感到了害怕,最终选择了灰溜溜地退出了帮派,哪怕是被人笑话没胆,沈爱萍也不敢继续这样的日子了。

没了收入的来源,沈爱萍就只能做各种小生意,好在还有以前认识的一帮小兄弟的帮忙,沈爱萍靠着在街上做大饼,还是从四叔那里学来的手艺,慢慢维持起来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更加平淡了,没有了以前的鲜衣怒马,快意江湖,但是随着几年之后,国家开始了严打,昔日和沈爱萍一样,在街面上混日子的一帮小青年,几乎个个都给抓了起来,那一年,国家的打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甚至很多原本并不会被重判的人,都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惩罚,把当时还在摆摊的沈爱萍都个吓傻了,甚至好几天都没有出摊,不为别的,沈爱萍也怕,他怕别人把自己认出来,说出去以前自己也是这些被打靶的人当中的一员,没错,沈爱萍是真的害怕了,就算是你混的再好又怎么样,国家想要办你,你绝对是跑不了的,至于说潜逃国外,那还是算了吧,那时候虽然出国已经比前些年要容易点,但是也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去了公安外事处就可以办理签证,还需要很多的手续,甚至还要单位的证明,沈爱萍哪来的单位,要是有单位可以上班,沈爱萍还需要去做什么生意,在那个年代,上班的人,都是觉得,自己比这些做生意的人,要高人一等的,只有实在没有单位接收,为了生存,没有其他的办法的人,才会去做生意赚钱,养活自己。

不过,好在沈爱萍也是个能吃苦的人,小时候沈爱萍也没少遭罪,毕竟是经历了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时间也不算长,沈爱萍也是见识过那个黑暗时期,人心的险恶,这才让沈爱萍在做生意的时候,往往能多出几个心眼,生意上虽然不算是太赚钱,一个个体户,怎么也比不上国营的大企业的,但是个人最后收获的财富,却往往是那些在国企上班的人,所想象不到的大额的利润,不然的话,为什么最后也有些人,愿意辞去自己的工作,转身投入到商海中去?不就是因为赚钱能更多一些,让自己家人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好吗。所以,自从沈爱萍和过去的自己决裂了之后,也是到处想着各种办法,总不能坐吃山空吧,以前混日子的时候,沈爱萍也存下了一点钱,虽说收保护费来钱快,但是也不能有一个钱就花一个钱的,那时候大家的收入普遍都不高,能有多少钱交给他们的手上,而且沈爱萍也只是个边缘人物,能获得的收益就更少了。好在沈爱萍也是小时候看见过自己的四叔的一些手艺,虽然没有完全学会,但是烤个馍馍,烙个饼子什么的,这事是再简单不过了,而且沈爱萍家里就有这些工具,当年沈爱萍的父亲,他们哥四个从老家出去外面给人家干活,也是遇见了一个摆摊卖馍的人,靠着给这人打工,不但是赚了些工钱,而且也都学会了这门一门手艺,这玩意看着简单,其实一点也不难,当然了,其中还是有些诀窍的,关键就是在其中的面和食用碱的比例问题,这些,就连沈家的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毕竟是吃饭的家伙什,哪能弄得人尽皆知的,也就是沈爱萍后来学会了,他自己倒是知道,但是也没有轻易说出来,毕竟这个是他们干这一行的人的承诺,除非是另外收徒弟了,否则都是发誓一辈子要烂在心里的秘密。

从一个小摊子开始,沈爱萍也不会什么其他的手艺了,不过好在,他原来结识的那帮弟兄们都还在,靠着这些人的震慑,倒是没有了不开眼的人来找沈爱萍的麻烦,这些人还是和以前一样叫沈爱萍做三哥,当地摆摊的其他生意人不明所以,还以为沈爱萍是闲得无聊,摆摊在这玩的,也都不敢得罪他,开玩笑,过去摆摊做生意,虽说不需要很多的手续,但是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而且一天没有一个子进兜里,也都是常有的事,再说了,过去做生意虽说有时候是很赚钱,但是赔钱的也不少,关键还不稳定,谁知道政府什么时候,又会出一个新政策,万一被取缔了呢,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他们在报纸上可都看到了,还是发生在南方大城市的事情,那老板被折腾的受不了,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了南方,最后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再也没有了消息。不过,好在后来这种事也没有再发生,其他人做生意,倒是也碰到过这样那样的事情,但是像之前这位老板这么倒霉的,似乎是再没有出现,只能说之前那位老板的胆子太大,心太急,政策还没有明朗的时候,就敢做这么大的买卖,所以才被人当作了典型给抓了,也说不上谁对谁错了。

好在沈爱萍的手艺还算是好的,而且运气也不错了,虽然他摆摊的地方,也有其他的各种小生意人,但是靠着过硬的手艺,再加上良好的态度,还是让沈爱萍迅速站稳了脚跟,而且沈爱萍的脑子敢想敢干,对于自己的很多的食品,都做出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很多的口味,这也是得益于沈爱萍小时候就贪吃 ,长大了以后,虽然嘴巴没有小时候那么叼了,但是还是会怀念小时候的一些味道,尤其是一些甜食,沈爱萍也很喜欢,所以,在沈爱萍这里,就做了很多带甜味的馍,其实说是馍,白文小时候也吃过,觉得还不如叫大饼,因为和白文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里的京城的大饼很像,也是那种一个大饼,饼身巨大,饼皮很厚,约莫能有一寸还多,用菜刀给切开,论斤两售卖,而且在那个年代,沈爱萍也是独创,居然能想到,馍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还能带着调料,自制了一款蘸料,专门涂在馍上面,在当时,整个市场上,就只有沈爱萍的摊位那里有这种东西,其他人都是无味的馍,所以,尽管是卖的一样的东西,就是靠着比别人多了一个味道,让沈爱萍迅速就赚到了一大笔钱,全都是靠着沈爱萍,一斤馍卖两毛钱赚回来的,售卖了两年,沈爱萍赚到了六千块,在当时,就已经让沈爱萍觉得,干这个确实是比上班赚的多太多了,就是有些不大稳定,后来,靠着慢慢做起了早餐的生意,因为这些,都是沈爱萍小时候看过很多次的东西,熟能生巧,逐渐也是让沈爱萍赚了更多的钱,靠着不错的手艺,再加上沈爱萍能吃苦耐劳,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沈爱萍居然存下来了三万多块钱,足足顶的上国营大厂一个工人,将近一百年的收入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白文的爸妈都还在国营工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十几块钱,直到九十年代,国企工资改革,才涨到了三百多的基础工资,后面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所以说,人的际遇,真的是无法想象的。

至于沈爱萍如今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也是和他个人的经历相关,再加上还有一帮生意上的朋友们的帮助,以前的那些狐朋狗友,沈爱萍自从和他们断了联系后,在生意上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虽说商场上少不了尔虞我诈的,但是单打独斗,终归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总还是要有人帮衬的,慢慢的,沈爱萍也认识了现在的这些朋友,而且沈爱萍一向都喜欢帮助别人,就好像他自己生意上升的时期,其实也少不了其他人的帮助,也许是出于对于朋友的感谢,或者是对于这些新出现的一些新人的赏识,沈爱萍也没少帮助其他人,逐渐就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几乎都是本地比较成功的商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成功的,有些人遇到困难就躲了,这些人注定是没法享受胜利果实的,连必要的付出都懒得出力,凭什么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有志于商场上竞争的人,沈爱萍也是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毕竟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也不能帮的太多了,所谓升米恩,斗米仇,这个道理,沈爱萍也是明白的,因此,在这里的商场圈子里,沈爱萍的名声还是很大的,这次让所有人都很诚心地称呼他一声三哥,就是这个原因。

听了一些沈爱萍的故事,白文这些小年轻,对于三哥年轻时候的事,也是颇感兴趣,都是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意见。期间,沈爱萍聊起了白文的店的事:“文弟,要不然,你在这也开一家示范甜品店吧,听你说了那么多,我也想试一试你店里的一些东西,你说你不想开工厂,想开分店,既然能在你们学校里开,那也是可以在这开一家吧,要不然,你先去厨房里做几个你的拿手的点心,让咱们都尝尝看?”说起了点心店的事,沈爱萍似乎比白文更上心,迫不及待地就表示想试一试白文的手艺,其实也是沈爱萍现在想吃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