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嫚平复心情,这才说道:</P>
“大人,周捕头让我告诉你,明日有钦差大臣到。</P>
他让我嘱咐大人,明日要早一点到武圣亭。”</P>
“嗯,就这点小事也值得你冒冒失失?我知道了,你下去歇着吧。”</P>
潘大嫚被潘小安凶了一顿,有点委屈。</P>
“大人,这可不是小事情。你也不想想钦差大臣是多大的官。</P>
你要是怠慢了他,他要是请出狗头铡…”</P>
潘大嫚戏曲看多了。</P>
“便是我怠慢了钦差大臣,狗头铡也是铡你们。</P>
要想铡本府,最少也要虎头铡…”</P>
“官人,大嫚,你们两个在说什么?我看该给你们每人一顿板子。”</P>
潘大嫚敢和潘小安顶牛,但却不敢在张月如面前放肆。</P>
“夫人,你别打我板子。我要是受了伤,没法保护你们了。</P>
你可以饿我…只让我吃两个…三个馒头…”</P>
潘大曼是个大肚汉。平日里一顿饭最少吃六个馒头。</P>
她觉得吃个半饱还能忍受,要是吃两个馒头,实在不顶饿。</P>
张月如微笑。</P>
“厨房里有蒸好的大肉包子,你快去吃吧。要是去晚了就只剩下蒸笼了。”</P>
“啊”潘大曼像听到了恐怖故事,飞快的向厨房跑去。</P>
“哎呀,家风不严,家风不严啊。我这知府老爷,还不如你这知府夫人说话管用。”</P>
张月如掩嘴偷笑。</P>
潘大嫚来到厨房,果然见到她们几个在吃肉包子。</P>
这些包子是用刚刚磨好的新麦粉做的。</P>
今年的东夷府,麦子长势不错。</P>
潘小安只让东夷府的百姓缴纳两成新麦,其他的可以用做工抵扣。</P>
这个法令一出,受到了东夷府百姓的欢迎。</P>
夏收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百姓都没有活做。</P>
能够用工抵扣粮税,哪还有不参加的道理。</P>
虽然府县不给工钱。但是能管上三顿吃喝。</P>
这样又可以节省出一个成人的口粮。这要是干上三个月,等冬季就不用饿肚子了。</P>
新麦子在东潘村的夹海沟旁的磨房里磨。</P>
夹海沟是一条通往黄海的内河。这里水流平缓。</P>
潘小安让张铁匠他们在这里建了一个水车磨房。</P>
用水流充当动力,方便快捷。</P>
像这样的磨房,潘小安在每个郡县都建了一座。</P>
每个磨房里有两个工人在帮忙磨面。而报酬就是逢百抽一的麦子。</P>
潘小安家里的面粉是百姓自发送来的。</P>
张月如不忍心拒绝百姓的好意,便又回给他们银钱。</P>
收到面粉之后,张月如便忙活着蒸了一锅又一锅的包子。</P>
“官人,包子好吃吗?”</P>
“好吃,好吃的很。怎么吃都吃不够…”</P>
张月如媚眼一翻,白了潘小安一眼。</P>
“官人,你惯会说荤话。”</P>
潘小安嘿嘿一笑,他的眼睛在张月如身上乱瞄。</P>
“官人,你又饿了吗?要不要我喂你?”</P>
正所谓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P>
张月如现在也荤的很。</P>
这一夜夏风火热,星光璀璨。</P>
待到第二天,潘大嫚来敲门,早已日上三更。</P>
“承欢侍宴无闲暇,从此君王不早朝。”</P>
潘小安伸了个懒腰,“古人诚不欺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