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长安灞桥之上,给整个场景蒙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P>
桥下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在灞桥的一端,一群人神情庄重地站立着。</P>
他们身着素衣,面容憔悴,眼中透露出无尽的悲痛。</P>
这些人都是随着李唐皇朝的文臣武将,他们跟随李渊一道迎接李世民的灵柩。</P>
灵柩由八匹骏马拉着,缓缓地向灞桥驶来。</P>
灵柩上覆盖着华丽的绸缎,四周装饰着珍贵的珠宝和美玉。</P>
随着灵柩的靠近,李渊和百官的心情越发沉重,他们默默地低下头,为李世民默哀。</P>
当灵柩终于抵达灞桥时,人群中响起了低沉的哀乐声。</P>
百官纷纷躬身,向灵柩躬身行礼,表达着对李世民的深切敬意和缅怀之情。</P>
风儿吹过,吹动着人们的衣衫和发丝,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哀伤。</P>
在这悲伤的氛围中,李渊踉踉跄跄走上前来,右手轻抚着李世民的棺椁,回想着父子二人往昔的点点滴滴。</P>
他仿佛看见,一身甲胄,英武雄壮的李世民正朝他缓步走来,一笑一颦好似近在眼前。</P>
夜幕渐渐降临,灞桥上点起了灯火。</P>
李渊手扶着棺椁,百官静静地跟随在灵柩旁边,仿佛在陪伴着李世民度过这最后的时光......</P>
城门前,</P>
一队整齐单腿跪地的士兵,分列官道两旁,在迎接李渊的归来,又是在迎接这位为开创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子。</P>
李世民的灵柩在士兵崇敬的眼神中缓缓穿过城门,最后停放在太极宫前的临时搭建的灵堂中。</P>
这是李渊特意安排,为得是稍稍安慰一下自己心中的愧疚。</P>
当然李世民的功绩也是能够完全匹配的。</P>
李渊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灵堂中,眼神显得空洞无神。</P>
百官一次走上前在李世民的灵柩前深深鞠躬,被李世民强令披麻戴孝的李元吉麻木得想百官还礼。</P>
此时的李元吉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神中竟然闪过一丝兴奋和庆幸。</P>
......</P>
就在李渊和百官在灞桥迎接李世民的灵柩的同时,</P>
洛阳城,乾阳殿的书房中,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P>
争论的焦点就是应不应该在李世民大丧之日,向李唐全面进攻。</P>
杨英的观点是应当趁此时一举灭掉李唐,房杜二人则认为不应该趁着大丧进攻李唐。</P>
双方互不相让,唇枪舌剑。</P>
一旁的李靖为难地看着杨英和房杜二人,作为具体的执行者,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P>
杨英像是不愿李靖置身事外一般,没好气的问道:</P>
“药师,作为全军的主帅,你来说说,从战争的角度出发,朕有没有错!!!”</P>
话音刚落,房杜二人齐刷刷地看向李靖,不由得让他心里一阵叫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