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外圈纷纷有人议论出声。</P>
顾有年身为大武师境的高手,这点听力他还是有的。</P>
“据说这楚国皇子,从小师承苑老,得苑老真传!”</P>
“啊?竟还有这事?”</P>
“那苑老乃是当世才学第一人啊!现如今身为楚国国师,而这楚善然又得苑老亲力传授,想必此论,必有一番水平!”</P>
……</P>
外圈的人叽叽喳喳,纷纷将这楚善然接下来的论学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P>
不出所料,那楚善然出口的第一句便是:“读书的目的在于知道,若是不读书,便是不知道。”</P>
“所以人读书的目的,在于求学,不学则无知,无知则穷极。”</P>
咝!</P>
这一句话直接抨击众人的内心,令人心头一颤!</P>
台上的汤先生也抚着花白胡须,细细品味,随后点了点头。</P>
论学会的流程,共分为三个部分。</P>
一是由学子阐述自己的观点,围绕主题,提出自己的观念;</P>
二是此观念由台下学子进行抨击和加以阐述,最后达到一致的目的和观念;</P>
三则是由稷下学宫的诸位教义对每个学子抨击和阐述的观念进行评判,计分,最后由汤先生对其进行总结,并决出表现优异的学子。</P>
而整场论学会,都会全程由言官记录,待到日后编撰成册,收入稷下学宫之中,供天下学子翻阅。</P>
刚才楚善然的一席话顿时引起在场诸位学子的共鸣,想不到今年的论学会如此有看点,这第一位开场的学子,便有如此见解,这令台下的学子们纷纷抓耳挠腮,脑中不断回想该如何抨击!</P>
“在下李万安,不苟同于楚兄的观点!”</P>
就在众人震惊不久,便有人站了出来!</P>
“啊!这是赵国的才子李万安!”</P>
此刻外圈的学子惊呼道。</P>
果然,那李万安随即冷眼一扫,随后朝着楚善然抨击道:“刚才楚兄说了,读书固然可以求学,但不读书便是不知天下之理了吗?”</P>
这一句瞬间引起了楚善然的不满,于是问道:“不读书,便不知天下的道理,不知道理,便无法生存在天地之中,这有何不对?”</P>
哪知那李万安冷冷一笑,随即说道:“那楚兄生下来便知认其母,食其乳,是何原因?”</P>
“难道在胎腹之中时,便有人教导吗?”</P>
这一计巧妙的诡辩,顿时令楚善然不知如何回答。</P>
这一句话虽糙,但理不糙,生而食乳,乃万物之天性,的确,这又是谁教导的呢?</P>
接下来,李万安接着讲道:“众人皆知,读书乃是一项高雅的事情,我等自小读书,明白了许多书中的道理,并且会以理来约束自己。”</P>
“但农人却自幼未曾读书,却也深知礼义廉耻,孝顺父母,爱及老幼,这又是何故呢?”</P>
继而李万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读书并非在于知道,不读书也并非不知道,所以说,读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约束自己,让自己不沉迷于财色当中。”</P>
“常常读书,新鲜的想法便会如同溪流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出,用之不竭,而心中也再无杂念,静心养性而已。”</P>
这一结论一出,一些持有相同理念的学子纷纷点头表示赞同。</P>
他们自幼习得圣学之道,知晓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切都要按照书中的约束而行。</P>
“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