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辛庆幸自己的大方,换来梁易凤的一条明路,也是很值得的。
梁易凤看着许辛,认真地说道:“要想艾蒿卖个好价钱,单纯依靠零售给散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加工厂长期合作。”
许辛眉头微微皱起,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梁易凤的建议。
他明白与加工厂合作能够将艾蒿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让艾蒿能够以更高的价钱销售出去。
梁易凤继续解释道:“通过加工厂的合作,我们可以将艾蒿制成更多种类的产品,如艾蒿粉、艾蒿油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许辛听后眼前一亮,他意识到梁易凤的方案确实具有巨大的潜力。
他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但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加工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的供应。”
梁易凤笑了笑,说道:“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我之前了解到,附近有一家名叫“明远秸秆加工厂”的企业,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秸秆的加工,声誉良好,质量有保证。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去了解一下,看看是否能够与他们合作。”
许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梁易凤的建议。
他觉得这个明远秸秆加工厂,或许能为他们的艾蒿带来新的商机。
于是,梁易凤和许辛商议好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决定尽快前往明远秸秆加工厂进行考察。
他们深知,与加工厂的合作对于艾蒿的销售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加工厂的技术和渠道,才能让艾蒿卖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梁易凤告诉他制造艾条艾绒的工厂,本省没看到相关消息,只是邻省有一家。
这家工厂只占据了五亩的土地,专门从这片土地上种植艾蒿,并进行加工生产。
他们将生产出的艾蒿运输到本省,但运输成本却不容忽视。
悉心计算过后,他发现把艾蒿运过来的花费与产出的效益并不成正比,可谓得不偿失。
许辛深思熟虑后,决定不再继续考虑那家工厂。
虽然制造艾条艾绒是个有前景的产业,但对于本省来说,这种经济利益并不明显。
他意识到,他需要找到另外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现在他只有五亩地的艾蒿,谈不上规模化种植,要想打通销路,只怕刚打通规模化加工厂,刚上门收购艾蒿,也就迎来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
不管梁易凤提供的信息有没有帮助,他也都是感谢人家,看来还是把艾蒿收回家在说下一步的事情。
梁易凤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指着地里的艾蒿说:“许兄弟这艾蒿最好晒干了,不要堆放在家里,先粉碎加工收藏起来,卖的时候也很烦方便。”
许辛点了点头:“对,梁大哥说的是这么回事,我”
说半句咽半句,没有继续往下说,陷入深思之中。
梁易凤见他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心里猜到他有难言之处,显然十有八九是囊中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