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知识产权吗?
自然是有的,这里的人虽然不懂什么叫做专利权,但对于著作权和商标权还是会给予一定的保护。尽管这保护的力度和范围,与后世的法律规定相比,实在差得很远。
就拿这个著作权来说吧,在这个时空里,一部作品的创作者,所享有的权利就仅仅是防止别人署名和随便刊印而已。但如果别人要将这作品改编一下进行表演,这种行为,却是被这里的律法所允许的。
换句话说,古代的著作权,是源于对读书人或者说是著作人的尊重,而不像后世一般,更多的是一种财产(利益)上的保护。
因此在这里,能够给予保护的著作权,就仅限于“文字作品”。而后世同样被认为是著作权的“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却不是律法所保护的范围。
然而,戏曲这东西虽然官府不给保护,但在行业内部,这些梨园子弟出于相互尊重,却有着不成文的内规。
一般情况下,如果人家演了个你不知道的戏,你们戏班也想学着唱,那么就去跟人家班主打声招呼,形式性地讨个许可,说不得人家大度,还会指点你一二。
可若是你和那班主说不上话,或者人家干脆就说不乐意让你演,那也不是说你就不能演了。但你若要演,就一定要避开人家的戏班,去别的地方演去,不能让人看了碍眼。
要说京城这几个戏班的班主,其实早在古艺楼开业那天,就去看过了(古艺楼宣传成那样了,人家肯定要去探探虚实)。
能当上班主的,自然对戏曲有着独到的眼光。这些人看完表演后,全都立刻决定要跟着演这戏。因此表演结束后,他们就都没走,想跟这里的负责人打声招呼。
谁知那两位正经东家(沐云海和兮璐),他们一个也见不着,最后只能揪着那个小掌柜齐果然,还有管事萧忠问问。可这俩人却表示,做不了这个主。
其实啊,齐萧这两个人,嘴上答应着会去找东家问问,可压根儿就没打算真去。咱古艺楼这节目这么好,从头到尾都是创新,又不是普通的戏曲,怎么能让别人给凭白学了去。
结果就是,兮璐和沐云海到现在,都对这个事儿是一无所知。
这几个戏班子一时没得到回应,但更怕别的同行抢了先机。所以就想着先排练着把,管他练成什么样呢,总比干等着强啊。
班子里去看过戏的人聚在一起,连回忆带瞎编,用了一天的时间,还真叫他们把故事给凑了出来。行了,开练!
这还没等他们正经练上几遍呢,竟然就有客人上门了。好家伙,一来就是成群结伙的,全都指名要看这个《白娘子传奇》。
这几个戏班子可不像古艺楼,有个沐国公家的少爷给坐镇,他们卑躬屈膝地跟客人解释了半天,可人家根本不管你那套。
爷要看个戏,你们竟然说不会?!真不会假不会?信不信爷们儿砸了你的班子!
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上吧。
好在上这些戏班去看戏的客人们,几乎都是没看过原版的。等他们战战兢兢地瞎唱了一通,这些客人倒也没再生事,还给了不少的赏钱。
这些班主可高兴坏了,自然食髓知味,干脆别的戏也不演了,连着两天,白天黑夜地不停就演这一场,比古艺楼唱的次数都多了。
导致现在有钱人里,看过这盗版戏的,比看过正版的人都多。
为什么只限有钱人呢?
那是因为啊,古艺楼开业那天就声明了,整整一个月都会大开门户,每晚街上都会有好多老百姓跟着蹭听。所以去听盗版戏的反倒都是一些有钱人,谁让他们不好意思在大马路上伸脖子呢。
更何况人家百姓们,白天还要跑生活,也没工夫去戏楼。到了晚上古艺楼就开张了,当然还是去那儿看戏了,不仅免费,唱得也是原汁原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