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得选吗?”刘海洋语塞道。
“不,你没得选,因为你从一开始就堵死了所有出路。”姜铃自顾自地回答说,“你选择的是控制人口和自给自足,这就导致了你不仅没有权力迫使他人建造堤坝,而且也没有多余的资源建造大船。你的抗风险能力极其低下,一旦发生天灾,人口和资源就会永久性地失去一部分,直到你再也无法抵御任何风险。。。你这是什么眼神?你是不是想说,那样的社会中会有愿意牺牲的人?”
刘海洋真诚地点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
“在那种情况下,少部分人的牺牲是不起作用的。”他说道。
“你不用那么悲观,其实这个假设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你的所有选择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姜铃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们倒回到一开始。如果他们开了历史倒车,重新恢复到原始的奴隶制社会,那么他们就必定会选择修建堤坝,奴隶主不会放弃奴隶,否则他就不是奴隶主了。在我们看来,修建堤坝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因为海岛会一直下沉,最终消失在海面上,所以显而易见的,这种选择最终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
“那另一种呢?”
“选择中庸之道的话,他们的小社会会有一种虚假的稳定,他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人的牺牲,去抵冲掉不可预知的风险,但可惜的是,越是活的久的人,越是不愿意牺牲。最终,再也没有愿意牺牲的人了。”
“想想确实,他们顶天了也只有150个人,伟人出现的概率太低了。”
“最后一种则是另一个极端,富足的生活会让人不思进取,哪怕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资源建造大船,他们也不会想着去点亮科技树,然后跳出这个循环。而且如果他们可以预料到天灾,那么他们就无法保持富足了——有天灾就意味着要有储备,谁会不愿意多储备一些呢?你会觉得仅仅十个人的社会能够产生文明吗?他们光是保持不变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所以。。。。。。”
姜铃总结道:“所以这个假设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限制,那就是人口不足和资源不足。当然,这里的人口不能代表生产力,它也算作是资源的一种——只有其他资源充足的时候,人口才能是生产力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