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据《资治通鉴》的记载,</P>
武曌的长女在出生后仅一个月,王皇后曾来探望。</P>
然而,武曌却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并嫁祸给王皇后。</P>
高宗得知此事后极为愤怒,</P>
一气之下将王皇后打入冷宫,</P>
后来武曌又暗中下令将王皇后杀死,</P>
对外则宣称是‘送到日本’。</P>
不过亲手掐死长女这事儿有待商榷,</P>
《旧唐书》有记载说是婴儿暴毙,武曌趁机嫁祸。</P>
这个记载,恐怕要更可信一些。”</P>
“在当时的朝廷中,</P>
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庞大,</P>
唐高宗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P>
外廷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P>
坚决反对高宗废王立武的决定,</P>
这使得武曌的上升道路受到了堵塞。</P>
而唐高宗则希望借助‘废王立武’一事来重振皇权,</P>
打击元老大臣的势力。</P>
因此,武曌开始成为高宗在政治上的‘战友’。”</P>
“为了推动这一计划,</P>
他们重赏了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P>
这一举动让很多中层官员看到了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P>
于是纷纷转而支持立武曌为后,</P>
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拥武派’,</P>
也打破了原来朝廷中,由元老大臣把持朝政的局面。”</P>
“后来,</P>
功臣元老中的李积,</P>
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深深打动了高宗的心。</P>
这使得高宗和武曌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P>
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P>
看到这一幕,</P>
长孙无忌等人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李积,</P>
眼神中透露出了些许敌意。</P>
在这个一直由他们这些老人主导的圈子里,</P>
李积的突然表态,</P>
无疑像是一个异类冒了出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让唐高宗占了便宜。</P>
而李积本人,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P>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决定立武氏为皇后。</P>
武曌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P>
她对王皇后和萧淑妃实施了残酷的虐杀。</P>
她将自己的儿子李弘立为太子,以确保皇位继承的稳固。</P>
她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P>
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P>
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P>
至此,在武曌的帮助下,唐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P>
“表面上看来,</P>
‘废王立武’事件只是三个女人的后宫争宠,</P>
实际上这背后有着极为激烈的政治较量。</P>
‘废王立武’事件,不仅是对关陇贵族势力的沉重打击,</P>
更在深层次上改变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局面。</P>
其背后的政治较量,远比表面上的后宫争宠要复杂得多。</P>
这一事件是华夏封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转折点,</P>
对后续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看到这儿,许多百姓开始讨论起来,</P>
“政治家就是为了利益,很难说谁对谁错。”</P>
“长孙无忌等人想要长久把持朝堂,</P>
唐高宗则希望重振皇权,所以拉上了武则天这个强大的‘战友’。”</P>
“但武则天可不是吕雉,她是真的想做也敢做皇帝啊!”</P>
“武则天比吕雉更狠,所以她也走的更远!”</P>
“学到了,要想站得高,就得足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