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了苏治,说说细节啊!!!”</P>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为寒门和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条宝贵的上升通道。</P>
这一制度在华夏历史上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P>
成为了后世所有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制度,</P>
对于选拔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P>
“快说细节!!!”</P>
然而,</P>
视频还是一笔带过……</P>
“干!!!”</P>
“苏治!你无耻!!”</P>
“怎样才能让苏治把朕关心的事务都讲讲呢?”</P>
“……”</P>
“三、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P>
“隋文帝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繁荣。</P>
这些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隋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P>
“同时,他还鼓励商业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兴盛。</P>
正是因为杨坚在位期间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交流,</P>
这才促进了汉、胡民族的大融合,</P>
这才有了后世华夏民族的多样化,极大增强了华夏文化的包容能力!”</P>
看到这儿,有人忍不住感叹道,</P>
“果然又是个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的皇帝!”</P>
“看来,苏治的排名还是有些道理的。”</P>
“杨坚能排在第七位,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啊!”</P>
视频继续播放,</P>
“看完了杨坚的功绩,咱们接下来再看看杨坚的过失!”</P>
“隋文帝杨坚,过失篇!”</P>
随着视频画面的流转,</P>
所有人都看到了杨坚晚年沉溺于享受、靡费资财的画面,</P>
也看到了他性格严苛、对待臣子冷酷无情的画面。</P>
这幅画面,与一开始那个清瘦节俭的老人大为不同,让人疑惑之后,忍不住发出了深深的感慨。</P>
英雄迟暮!</P>
这是大多人的感觉。</P>
“一、晚年多疑和杀戮功臣”</P>
“隋文帝杨坚在晚年变得多疑,对功臣产生了猜疑和不信任。</P>
他听信了一些谗言,对功臣进行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进行了杀戮。</P>
这种行为导致了朝廷内部的动荡和不安定。”</P>
“二、性格严苛,责己严,责人更严”</P>
“秦王杨俊被自己的妻子投毒,</P>
但就因为他不符合杨坚的期望,不仅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疼爱,反而还被免官治罪。</P>
大臣求情,杨坚也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没有宽恕他。</P>
甚至在杨俊死后,杨坚还拒绝给他立碑,可谓是冷酷无情至极。”</P>
隋文帝的世界里,秦王杨俊面色惨白。</P>
被妻子投毒,被老子嫌弃,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P>
“不止杨坚,因为杨坚的猜疑,蜀王杨秀也遭到废黜。</P>
杨坚对待自己的儿子们都非常严苛,对于别人那就更不用说了。</P>
他经常杖责自己不满意的大臣,肆意诛杀、黜免功臣。</P>
功臣故旧能够善终者极少。”</P>
“……”隋文帝杨坚的臣子们,此刻看向他的眼神已经起了轻微的变化。</P>
“三、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P>
“隋文帝杨坚在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的决策上,受到了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影响。</P>
这一决策引发了朝廷内部的争议和不满,也为后来的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P>
因为杨广后来被认为是暴君,他的统治导致了隋朝的快速衰败。”</P>
杨勇:“???”</P>
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