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潘阳湖死战!(1 / 2)

一生之敌,陈友谅。</P>

朱元璋看着视频画面里,站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老对手。</P>

他的眼中,既有忌惮,更有遗憾。</P>

从今往后,再无敌手,</P>

咱活在这个世界上,岂不显得寂寞?</P>

视频里,苏治继续解说道:</P>

“陈友谅与朱元璋的争斗已持续多年,</P>

随着地盘的日益缩减,陈友谅深知,这样的消耗战再继续下去最终失败的,很可能是自己!</P>

于是,他决定集结所有兵力,与朱元璋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决战,企图一举消灭这个心腹大患。”</P>

“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陈友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P>

他精心改造了自己的巨型战舰。</P>

这些战舰不仅体积庞大,而且设计精良。</P>

‘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P>

船内分为三层,甚至可以容纳战马,使得水军能够随时转变为骑兵,无论是水上还是陆地,都能横行无阻。</P>

为了保护橹箱里划桨的船工,船桨部分还覆盖了铁皮,堪称华夏最早的铁甲军舰了。</P>

此外,陈友谅还采取了隔音措施,确保各层之间互不干扰,从而有效防止了因奸细混入而引发的混乱。”</P>

“做好万全准备后,</P>

陈友谅便率领自己所有的家底——足足六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扑向洪都!</P>

陈友谅甚至连自己和汉国官员的家属都一起带上了,可称为‘空国而来’,颇有几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味道。”</P>

“然而,守城的朱文正不失名将本色,从容分调部下把守城池各方位,布置好了防守。</P>

尽管洪都的实力尚未恢复,但守军的士气却十分高昂。</P>

在朱文正的指挥下,他们顽强地抵抗着汉军的进攻。”</P>

视频画面切换,展现出了一副惨烈攻城战的画面。</P>

陈友谅大军的攻势异常猛烈,汉军如同潮水般涌向洪都城墙!</P>

在军官们的严厉督促下,</P>

汉军顶着簸箕大的竹盾往上冲,城墙在双方你来我往中,甚至被打塌了30余丈!</P>

眼见汉军就要从缺口处涌入城中,</P>

危急时刻,</P>

应天军中突然冲出一队火枪手!</P>

饶是再坚固的竹盾,也挡不住火药的威力。</P>

一阵阵枪声和烟雾过后,汉军士兵死伤惨重,被迫退了下去。</P>

与此同时,应天军的将士们开始抓紧时间用木头栅栏来修补崩坏的城墙,而汉军却又攻了上来。</P>

苏治开始对这幅战斗画面进行解说,</P>

“应天将领邓愈打到哪儿,木栅便修到哪儿,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通宵。</P>

应天军最终在付出了总管李继先、元帅牛海龙、赵国旺、许圭、朱潜、万户程国胜等人的牺牲后,总算把城墙的缺口全堵上了。”</P>

看到如此惨烈的攻城战,许多百姓都不忍的闭上了双眼。</P>

但也有许多人看到了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火枪手,于是好奇的问道。</P>

“那些士兵手中的竹竿,是什么武器?”</P>

“那些竹竿喷出火焰,敌人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倒地了……”</P>

“是喷射毒气吗?但没看到应天军的人倒地啊!”</P>

李世民眼神灼灼的望着那对火枪手,暗道:“这是什么武器?竟然可以如此轻易就造成大量的杀伤!”</P>

汉武帝目睹了火枪手的威力,内心震撼不已,他暗自思忖道:</P>

“此等武器,真乃神兵利器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