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唐朝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进行交易,</P>
使得唐朝的商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同时,也将唐朝的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说起文化,</P>
盛唐时期的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P>
盛唐体诗歌底蕴深厚,气象万千,被誉为‘盛唐气象’。</P>
同时,唐朝的书法也达到了巅峰状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盛唐文化的璀璨光芒,不仅照耀了整个唐代,</P>
还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其辐射范围,甚至一度扩展到了整个东亚地区,影响不可谓不大。”</P>
“最后,是政治方面。</P>
唐玄宗继位后,他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能力。</P>
当时的大唐政局稳定、法制健全、官员廉洁奉公,</P>
唐朝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代。”</P>
“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愿景啊!”</P>
“不仅能吃饱,还有多余的钱去添置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生活,真是再美好不过了!”</P>
苏治的声音渐渐落下,视频中的画面也随之暗淡下来。</P>
然而,视频里关于开元时期的辉煌的历史,</P>
却在观众们的心中,久久挥散不去。</P>
有人忍不住感叹道:“那时的人们,想必是生活在一片祥和之中吧!”</P>
“是啊!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有人附和道。</P>
“唉,若是我们能生活在那样的时代,该有多好啊!”</P>
“可是别忘了,盛极必衰,李隆基的盛世大唐不就是这样吗?”但也有人提醒道。</P>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向往,有希冀,也有感慨和遗憾。</P>
停顿了片刻后,苏治开始继续讲解道,</P>
“然而,</P>
在这个看似繁荣昌盛的时代背后,</P>
却也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危机。”</P>
“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沉醉于自己过去的辉煌成就之中,</P>
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励精图治和虚心纳谏的精神。</P>
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听信谗言,将三个儿子: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赐死开始,</P>
李隆基便开始变得昏聩庸碌、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起来。</P>
他甚至不顾礼法地将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纳入宫中封为贵妃。</P>
这一举动不仅败坏了朝纲,更引发了天下人的效仿。</P>
大唐的风气因此而迅速败坏,</P>
潜在的危机和矛盾也不断激化,祸乱已经近在眼前!”</P>
“李隆基晚年还先后宠信了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P>
这些奸臣把持朝政、打击异己、排挤忠良,</P>
使得原本清明的朝政迅速腐败。</P>
朝纲的紊乱更加加剧了政事的败坏,</P>
‘开元盛世’也因此逐渐演变为了‘天宝中衰’。“</P>
“由于经济发展过快,</P>
土地兼并开始加剧,农户们纷纷逃亡。</P>
朝廷的稳定基础——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全都面临着崩溃的结果。</P>
而玄宗大力推行的‘节度使’制度,</P>
更是使得边境的武将们,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力量。</P>
与此同时,中枢的军备却日渐废弛!</P>
结果便是:内轻外重,强枝弱干。</P>
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于是开始有了自立、反叛之心,</P>
国家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P>
看到李隆基搞完儿子又搞儿媳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傻眼儿了。</P>
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并痛惜道:</P>
“这混蛋玩意儿,怎会如此昏庸无道?</P>
连基本的伦理纲常都不顾了!”</P>
“阿嚏!!”</P>
就在李世民痛骂李隆基的时候,</P>
站在李世民身后不远处的李治,</P>
突然忍不住打了一声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