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丧权辱国的慈禧太后(1 / 2)

“黄海海战后,</P>

北洋水师按照李鸿章‘保船制敌’的策略,</P>

退守至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军港。</P>

当时,山东清军总兵力还有一万七千余人,</P>

其中七千多人驻守威海卫和刘公岛,</P>

且不断有增援兵力向威海卫集结。</P>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一月下旬,</P>

在日本联合舰队的掩护下,</P>

大山岩指挥的第二军主力,</P>

包括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一部,</P>

分三批成功在荣成龙须岛成山头登陆。</P>

他们的目标是包抄威海卫的后路,</P>

与海军协同夹击困守军港的北洋水师各舰。”</P>

“仅仅在一月月底,威海卫南北帮炮台就被日军占领。</P>

北洋各舰陷入日军陆上和海上的双重夹击之中。</P>

从二月五日开始,日军的鱼雷艇发动夜袭,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被鱼雷击中搁浅。</P>

后几日,日军接连发动夜袭,来远、威远等舰不幸沉没,靖远舰也遭到岸炮的打击而沉没。</P>

在日军持续不断的猛烈炮火下,</P>

北洋水师陷入绝境,投降的情绪开始在军队中蔓延。</P>

最终,二月中旬,北洋水师派程璧光与日军交涉投降事宜。</P>

当夜,水师提督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等人选择自杀殉国。</P>

经过谈判达成投降协议后,</P>

二月十七日,两军正式签约并交接了军舰及军港。</P>

至此,洋务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北洋水师,宣告彻底覆灭。”</P>

清朝虽然窝囊,但却不乏能人义士。</P>

先有邓世昌舍身撞敌舰,后有丁汝昌、刘步蟾等人自杀殉国。</P>

只是可惜他们身在腐败的清廷统治下,让人感觉死的不值。</P>

视频继续播放,</P>

“甲午战争正在进行中时,</P>

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国人德璀琳,</P>

曾受李鸿章的密令,悄然赴日寻求非正式的和谈可能。</P>

但却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P>

随着战争的结束日渐临近,清政府的败局已经难以挽回。</P>

于是,清政府正式派遣了以张荫恒为首的四十九人代表团,前往日本,寻求苟合。”</P>

“清朝海陆军在战场上完败之后,</P>

年过七十的李鸿章率议和团到达日本。</P>

在马关,中日双方正式就停战撤兵的条件进行讨价还价。</P>

四月中,中日双方正式签订了《马关条约》。</P>

其主要内容是:</P>

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P>

二、中方需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P>

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P>

四、允许日本在ZG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国内地免收内地税。</P>

割地赔款,放开通商,简直屈辱到了极致。”</P>

“曾作为藩属国的日本,</P>

如今战胜了宗主国清国,</P>

古老的朝贡体系,就此彻底逆转甚至瓦解。</P>

对此,张之洞评价道:‘败于倭寇,奇耻大辱,人心尽失,国将不国’。</P>

日本以侵略战争阻碍ZG近代化进程,</P>

并掠取了巨大利益,充实自身国力,加速发展。</P>

同时,也为之后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做着准备。</P>

日本帝国,亡我之心不死!”</P>

“什么时候,我中原王朝竟然沦落到被倭寇打败,还割地赔款了?”</P>

“不只是是连脸都不要了……这是连命都不要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