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孝庄文皇后又一次站了出来。</P>
她鼓励康熙不要放弃,要坚定信心,同时她又向康熙推荐了一些有能力的将领,让他们去平定叛乱。</P>
在孝庄文皇后的支持下,康熙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巩固了自己的统治。”</P>
“三藩之乱平定后,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又趁机叛乱。</P>
康熙打算故技重施,</P>
寻一个理由将布尔尼召进京城,然后将其抓起来。</P>
但布尔尼比他的父汗阿布鼐有心机,</P>
并没有按照康熙安排的那样做,而是将朝廷送信的使臣直接扣下了。</P>
布尔尼起兵叛乱,</P>
此时的京城已经无兵可用,都在前线对战三藩。</P>
康熙也很着急,便向自己的祖母请教。</P>
而孝庄则给康熙推荐了一个人——图海。</P>
有了将军,还缺少兵。</P>
图海将京城八旗子弟的家奴都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军队。</P>
图海很清楚这支部队的缺陷,</P>
便以金银财宝为诱饵,</P>
告诉这些家奴察哈尔王的金银财宝数不胜数,</P>
若是能大败察哈尔王,便将其中的一大部分拿出来分给他们。</P>
没想到此招果然奏效,图海很快便平定了察哈尔叛乱。</P>
布尔尼起兵失败后,康熙下旨将囚禁在盛京的阿布鼐绞杀。”</P>
“孝庄文皇后在康熙年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她的识人之能、政治智慧和影响力,</P>
为康熙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也为清朝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可以说,康熙最终能成为一代大帝,孝庄功不可没。”</P>
“孝庄手握无上权力,</P>
却能够给孙子康熙一份纯粹的亲情,</P>
这在封建社会的宫廷中是相当难得的。</P>
评价一个人,要看他身边的人。</P>
在孝庄的影响下,侍奉她一生的苏麻喇姑也是一位令人敬重的老人。</P>
康熙感念奶奶对自己的爱护,对孝庄也倍尽孝道。</P>
他亲政后,凡重大事件,都会去请示孝庄。</P>
遇到孝庄出游,康熙便会亲自下马扶辇。</P>
孝庄晚年病危在床,康熙帝曾经三十五个昼夜衣不解带地服侍在侧。</P>
甚至亲自到天坛祈祷,‘请减己寿以益太皇太后’。”</P>
“康熙二十六年( 1688 年),</P>
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享年七十五岁。</P>
有孝顺的孙子陪在身边,她走得并不遗憾。</P>
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P>
康熙并未按惯例全国举哀,</P>
她的棺椁也未下葬,而是一直停在暂安殿内。</P>
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直至雍正朝时才下葬,而且葬在清东陵的风水墙外。</P>
按照当年康熙对外宣称的,这是遵孝庄弥留时的遗言:</P>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放已久,不可为我轻动。</P>
况我心恋汝父皇及汝,不忍远去。</P>
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P>
康熙没有给孝庄下葬,</P>
其中不仅有他对奶奶难以割舍的情义,</P>
还因为他不愿意孝庄受到世人的猜疑和亵渎,这可能和她传说下嫁给多尔衮有关。”</P>
康熙帝玄烨看到这儿,眼眶顿时红了,心中充满了悲伤。</P>
因为孝庄现在已经七十四岁,马上就要七十五岁了。</P>
这也就意味着,孝庄已经命不久矣,</P>
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离开她深爱的孙子和国家。</P>
康熙回首望向孝庄,声音低沉而嘶哑的喊了一声:“祖母……”</P>
孝庄却反过来安慰起了康熙皇帝,道:</P>
“小玄烨啊,你会成为大清最好的皇帝,别哭哦。”</P>
康熙的眼泪,终于止不住,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