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驾崩。</P>
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P>
仅仅四天后,</P>
李显便依照遗诏登基,成为唐中宗,</P>
而武则天则被尊奉为皇太后。</P>
次年二月,</P>
唐中宗欲以韦后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力谏不听。</P>
这一举动最终引发了武则天的强烈反应,</P>
她废黜了唐中宗,</P>
将其降为庐陵王,并流放到了房州。</P>
同时,她又立自己的第四子豫王李旦为新帝,即唐睿宗。</P>
自此,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全面掌控朝廷大权。”</P>
“就在同年九月,</P>
徐敬业和徐敬猷兄弟联合了唐之奇、杜求仁等人,</P>
以扶持庐陵王为名义,</P>
在扬州发动了反对武则天的武装起义。</P>
短短十多天内,他们就成功聚集了十万大军。</P>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反叛,</P>
武则天迅速作出反应,任命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统领三十万大军前往扬州进行征讨。</P>
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P>
这场反叛行动由此戛然而止。”</P>
“为了进一步掌控朝廷动态和加强统治,</P>
武则天下令特制铜匦(铜制的小箱子),安置于洛阳宫城前,</P>
以便随时接收臣子们的上疏。</P>
同时,她还大力鼓励告密行为,宣布任何人均有告密的权利。</P>
对于前来告密的人,</P>
不论其身份如何,</P>
朝廷都会提供驿站车马和饮食的便利,</P>
以确保他们安全到达并呈上密报。</P>
武则天甚至还会亲自接见一些告密者,</P>
即使是农夫樵人,她也一视同仁。</P>
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P>
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P>
吕雉眉头微皱,说道:“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自危?这天下还不乱成一锅粥了?”</P>
刘邦闻言,点头道:“武后此举,无非就是为了铲除异己罢了。”</P>
果然,苏治就马上提到了这个问题,</P>
“为了鼓励告密行为,</P>
武则天还对那些提供有用信息的告密者,给予官职作为奖赏。</P>
比如原本以卖饼为生的侯思止,</P>
就因诬告舒王元名与恒州刺史裴贞谋反,</P>
而被任命为游击将军、侍御史。</P>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王弘义身上,</P>
他以无德行为人所知,</P>
却因告发乡里谋反而被擢升为殿中侍御史。”</P>
“武后鼓励告密的这一年,</P>
安南王颖等十二位宗室成员被杀,</P>
已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也都被鞭打致死。</P>
唐朝宗室几乎被屠杀殆尽,</P>
幸存的年幼成员被流放到岭南地区,</P>
同时他们的亲党和家族也遭到数百家的诛杀。”</P>
“在武后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告密之风迅速蔓延。</P>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这些告密案件,</P>
武则天任用了大批酷吏,如索元礼、周兴、来俊臣和侯思止等,让他们掌管制狱。</P>
一旦被告者被投入这些酷吏的手中,</P>
往往会遭受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审讯,</P>
能够活着走出监狱的人寥寥无几,</P>
这在朝廷内外营造了极其恐怖的政治氛围。</P>
以至于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与家人诀别,</P>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平安归来。</P>
这一系列的政治手段,</P>
使得武则天进一步巩固了她的统治地位。”</P>
看到唐朝宗室几乎被屠杀殆尽,</P>
李世民剑眉倒竖,怒不可遏!</P>
他厉声喝道:“李君羡,命你率兵三千,即刻踏平武家!”</P>
李君羡闻言一震,随即反应过来这是李世民在安抚他,同时也是给他报仇的机会。</P>
李君羡连忙站出来,抱拳道:“末将必定不负所托!”</P>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正在气头上,</P>
武则天对大唐的破坏也是实实在在的,所以她并没有出声劝阻,只是轻轻长叹了一声。</P>
视频继续播放,</P>
“武后谋夺李唐的社稷,</P>
翦除唐宗室,</P>
诸王人人自危,</P>
欲起兵对抗。</P>
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率先在博州举兵,反抗武则天的暴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