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位的继承人问题上,</P>
狄仁杰对武则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P>
成为她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P>
狄仁杰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P>
一方面是因为他深受武则天的信任。</P>
另一方面,</P>
是狄仁杰进谏之时以母子之情感化武则天,</P>
使她从感情上接受了立自己儿子为太子之事。</P>
狄仁杰巧妙地从人性角度出发,把握时机劝谏成功。</P>
既达到匡复唐室的目的,</P>
又未引起时局震动和社会动荡,</P>
这在古代封建王朝,实属罕见。</P>
要知道,为了皇权之争,</P>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血流成河的悲剧。</P>
《旧唐书》中对此事有明确的记载:</P>
‘致庐陵复位,唐祚中兴,诤由狄公,一人以蔽。’</P>
足可见后人对狄仁杰在匡复唐室中功劳的肯定。”</P>
“狄仁杰不仅以高超的智慧,</P>
成功劝说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P>
更将恢复唐室的宏愿,深植于门人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敬晖等人心中。</P>
他的影响力和远见,为唐朝的复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P>
“久视元年(700年)九月,</P>
这位一生都在为国家社稷殚精竭虑的贤臣,</P>
在洛阳的私宅中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享年七十一岁。</P>
狄仁杰的逝世令武则天悲痛不已,</P>
她下令废朝三日,</P>
并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号‘文惠’。</P>
这也是对狄仁杰一生卓越贡献的肯定与褒奖。”</P>
“神龙元年(705年),</P>
狄仁杰的门人张柬之、桓彦范等人没有辜负他的期望。</P>
他们发动了神龙政变,</P>
成功逼迫武则天退位,使唐中宗得以复辟。</P>
为了表彰狄仁杰的功绩,唐中宗追赠他为司空。</P>
在随后的岁月里,狄仁杰的声誉和地位更是持续上升。</P>
景龙四年(710年),</P>
唐睿宗继位后,追封他为梁国公,这是对他生前功绩的进一步肯定。</P>
天宝六载(747年),</P>
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P>
附祭于中宗庙廷。</P>
【历史十大名相第八位:大唐明珠狄仁杰,盘点完毕!】”</P>
至此,狄仁杰的盘点视频全部播放完毕。</P>
看完视频后,</P>
唐太宗李世民对狄仁杰赞不绝口,推崇备至。</P>
尽管狄仁杰在武则天麾位极人臣,</P>
但他的骨子里,</P>
却流淌着对李唐王朝的绝对忠诚,堪称一代能臣、名相。</P>
李世民死死盯着屏幕,喃喃自语道:“朕已经等不及了!小狄仁杰啊!你快快长大吧!!”</P>
看过狄仁杰后,</P>
刘邦不禁望向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丞相萧何!</P>
“唉,朕的这位老兄弟,才干可丝毫不输于这些名相啊!</P>
只是历史上的朕,太糊涂了!”</P>
对于萧何,刘邦向来是十分信任和倚重的。</P>
虽然历史上的他,也曾一度对萧何起疑。</P>
但终究还是及时醒悟,未曾真的下手,杀死这位顶尖的政治人才。</P>
可萧何还是被刘邦逼走了,</P>
这无疑是刘邦在政治和感情中的最大损失。</P>
看过狄仁杰、张居正和寇准这三位名相的视频后,</P>
老朱突然颇有感触。</P>
他心中暗道:“身边若有他们这样的能人辅佐,咱应该也能省去不少烦心事吧?“</P>
马皇后一眼便看穿了老朱的心思,</P>
她微笑着说道:“重八,你今后得时刻警醒自身,切莫重蹈历史覆辙,成为孤家寡人了。”</P>
朱元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