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取荆州夺西川,天下三分!(1 / 2)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P>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挥军南征,目标指向荆州的刘表与江东的孙权。</P>

不久后,</P>

刘表病逝,其子刘琮投降。</P>

刘备拒绝了诸葛亮攻占襄阳并据城而守的建议,</P>

结果被曹操追击,大败后辗转逃至夏口。</P>

如此一来,</P>

荆州大部分落入曹操之手,</P>

仅剩下江夏和夏口的刘备、刘琦的军队,还在勉强抵抗。</P>

正是因为刘备没有接受诸葛亮的建议,直接拿下刘琮,夺取荆州,</P>

使得诸葛亮匡扶汉室的通关难度陡然攀升,</P>

从困难变成了极难。”</P>

“彼时,刘备聚兵于江夏、夏口,</P>

但麾下仅有二千余人。</P>

即便再加上关羽的水军和刘琦的部队,</P>

总兵力也不过万余人。</P>

这样的实力,显然难以抵挡号称有百万大军的曹操。</P>

在这关键时刻,</P>

诸葛亮提出了联合吴国的战略,</P>

并决定亲自担任使者,前往江东,说服孙权结盟。”</P>

“诸葛亮被誉为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和军事发明家。</P>

如此多的头衔之下,</P>

是他个人所展现出来的,令人惊叹的能力。</P>

他孤身前往东吴,</P>

与孙权及吴国的智囊团,</P>

进行了一场深入且激烈的交流与辩论。</P>

诸葛亮在使用激将计,令孙权重拾斗志后,</P>

刘备最终成功与吴国结盟,促使吴军加入了战斗。”</P>

“随着吴军的加入,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使命也告一段落。</P>

至于后世大家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借东风’啥的,</P>

就纯粹是艺术加工,给诸葛亮贴金罢了。</P>

对抗曹军的主力,显然还是周瑜率领的吴军。</P>

诸葛亮完成结盟的任务后,</P>

接下来便是三万吴军,与二十余万曹军的会战。</P>

周瑜凭借火攻,</P>

成功击败了曹军的水师,令曹操最终败逃。</P>

而在此期间,</P>

诸葛亮则与刘备一同在后方观望,</P>

他们一直在筹谋后续的进退策略。”</P>

看到这儿,有人忍不住疑惑道,</P>

“哈~?‘草船借箭’‘借东风’都是假的???”</P>

“那周瑜的‘反间计’和‘苦肉计’呢?难不成也是假的?”</P>

“卧槽!老罗你丫骗的我好苦啊!!”</P>

“我就说嘛!</P>

诸葛亮要真的能借来东风,</P>

为何在火烧司马懿的时候,不再借一次风,</P>

反而还让天上下起大雨雨,</P>

从而令司马懿侥幸逃得一命?!”</P>

“罗贯中在哪?我要去找他‘深入交流交流’!!”</P>

“……”</P>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解说道,</P>

“赤壁之战后,</P>

孙刘联军乘胜追击,攻打南郡。</P>

随后,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P>

率军南征,成功平定了荆襄四郡。</P>

在得到周瑜的理解和支持后,刘备屯驻公安,暂时借用了荆州。</P>

同时,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P>

负责治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P>

而此时的诸葛亮,基本上军政大权一手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