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崩塌的大秦和李斯人生(1 / 2)

“秦国统一六国后,</P>

李斯尊奉秦始皇为皇帝,</P>

坚持废分封,推行郡县制,</P>

辅佐秦始皇,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制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P>

史记评价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P>

“李斯六十四岁时,</P>

终于官至丞相,抵达了仕途之巅,他的梦想实现了。</P>

他的长子李由也官至三川郡守,</P>

统管荥阳、洛阳、开封,为咸阳门户,</P>

其地位同样举足轻重。</P>

其子皆取公主,</P>

其女皆嫁秦诸公子,又深得信任,</P>

李家绝对已经成为了秦国顶级权贵!</P>

从一介布衣到当朝宰相,</P>

李斯充分证明了寒门也能出贵子,</P>

他的故事,</P>

无疑是历史上励志的典范。”</P>

“李斯与秦始皇,</P>

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创业,</P>

真正体现了君臣之间的默契与协作,堪称君、臣之典范。</P>

假如秦始皇未曾先行离世,</P>

或许李斯真的有可能成为秦朝的‘周公’吧?</P>

但遗憾的是,</P>

历史没有‘如国’,</P>

李斯终将为自己的‘一时糊涂’,</P>

付出惨痛的代价。”</P>

“公元前210年,</P>

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突然驾崩于邢台沙丘,</P>

随之而来由赵高发起、李斯参与的沙丘政变,成了李斯命运的转折点。</P>

这场政变,彻底改变了李斯的命运轨迹。”</P>

“秦始皇驾崩后,遗诏落在了赵高手中。</P>

知晓这件事的又只有胡亥、李斯、赵高及五六名秦始皇的亲信宦官。</P>

朝中的大臣们,对秦始皇的离世还一无所知。</P>

在此情形下,</P>

为了防止秦始皇逝世的消息泄露并引发社会动荡,</P>

李斯便选择将此事隐瞒了下来。</P>

赵高看到李斯的态度后,</P>

便想趁机加以利用,</P>

策划篡改遗诏,意图推立胡亥为帝。”</P>

“赵高之所以敢于采取这样的行动,</P>

除了秦始皇的遗诏在自己手中外,</P>

还有秦始皇坚信自己能得到不死药,故而生前未立太子的缘故在其中。</P>

也就是说,</P>

只要赵高修改手中的遗诏,</P>

再借助李斯的权势,</P>

他们便有很大可能暗中操控整个局面。</P>

赵高是个精明的人物,</P>

他早就看出了李斯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和执着。</P>

因此,他打算利用这一点,</P>

将这位帝国的丞相,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P>

“赵高对李斯晓以利弊,</P>

说遗诏已经在胡亥手中,</P>

如今决定谁做继承人,就在你我一句话罢了。</P>

不过,你觉得自己和蒙恬相比,谁更受扶苏公子信任?</P>

而一旦扶苏公子掌权,</P>

那么,你的地位必定受到威胁,</P>

到时候您只能交出相位退印回家了。</P>

高受诏教习胡亥,</P>

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P>

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P>

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P>

君计而定之。”</P>

“李斯是一个很现实的人,</P>

当赵高在给他描述从龙之功那一刻,</P>

他的内心便已经开始动摇了。</P>

最终,李斯做出了抉择:於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P>

在关乎帝国命运的棋盘上,</P>

李斯和赵高既是相互博弈的棋手,</P>

又是彼此实现野心的关键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