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灭突厥,灭吐谷浑,如砍瓜切菜(2 / 2)

名相王珪赞誉他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P>

这无疑是对李靖最贴切的评价。”</P>

“李靖六十四岁时,以足疾行动不便为由,主动请求辞官归隐。</P>

李世民心里本来就对功高震主的李靖小心提防着,</P>

如今见他如此识时务,主动卸去了官职,自然欣然应允。</P>

在送别之际,李世民不失时机地发表了一番褒贬并存的训诫:'自古富贵而能知足者甚少,纵有才能不及或身体衰颓,犹不肯放权者也。'</P>

李靖对李世民的弦外之音心知肚明,</P>

但他一如既往的全盘接受,</P>

毫无怨言地回家养病去了。</P>

不得不说,</P>

就政治觉悟这一点上来讲,</P>

李靖真的强出韩信太多了。”</P>

“在灭掉东突厥之后,大唐的声望如日中天,威震四方。</P>

但总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想要挑战这个新晋霸主的权威。</P>

贞观八年十一月,</P>

吐谷浑侵犯凉州,扣留唐使赵德楷。</P>

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派遣使者,敦促吐谷浑释放人质,但对方均置若罔闻。</P>

李世民于是下定决心,出兵讨伐吐谷浑。</P>

此时,</P>

李靖已经因足疾在家中休养,</P>

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与威望犹在,</P>

讨伐吐谷浑的主帅,非李靖莫属。”</P>

“在得知皇帝的心思后,李靖也积极回应。</P>

他主动前去拜访宰相房玄龄,</P>

表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宝刀未老,仍能上战场杀敌。</P>

于是,在十二月,</P>

唐太宗下诏,</P>

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全面指挥此次军事行动。</P>

同时,兵部尚书侯君集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州道行军总管,作为李靖的副手。</P>

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也分别被任命为且沫道、赤水道和盐泽道的行军总管。</P>

同时,大唐还联合了突厥、契苾等部落的兵力,</P>

共同发起对吐谷浑征伐!”</P>

“次年四月,</P>

李道宗率领军队在库山重创吐谷浑军队,</P>

吐谷浑可汗伏允意识到局势不利,</P>

于是放火焚烧野草以阻止唐军,</P>

并撤退至大非川进行防守。</P>

唐军在伏俟城集结完毕后,</P>

李靖召集将领们共同商讨接下来的战略对策。</P>

众人以为,</P>

唐军战马瘦弱、草料匮乏,不宜深入追击,</P>

唯有侯君集主张进军。</P>

他认为吐谷浑在经历此次大败后元气大伤,颓势已显,</P>

应当乘胜追击、穷追猛打,</P>

不可予敌有喘息之机。</P>

若错失良机,等敌军远遁并据险固守,那就很难再消灭他们了。”</P>

“侯君集的意见正合李靖的心意于是他下令兵分两路,追击吐谷浑大军。</P>

李靖、李大亮、薛万彻、薛万均等将由北道进军,</P>

旨在切断吐谷浑撤回祁连山的退路;</P>

而南路军则由李道宗和侯君集率领,负责追击敌军主力。</P>

不久后,</P>

李靖部将薛孤儿于曼头山大破吐谷浑,斩其名王,大获牲畜以充军实。</P>

紧接着,</P>

李靖的北路军又先后于牛心堆、赤水原连败吐谷浑,大获全胜。</P>

与此同时,南路军在穿越了两千余里的无人区后,</P>

也于五月在乌海追上并大败伏允的军队,并俘获其名王。</P>

唐军攻势摧枯拉朽,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