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二个大分裂时期。</P>
自打儿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后,整个中原大地便一直处于动荡时期。</P>
赵普为了生存和发展,暂时别妻离子,出去闯荡江湖。</P>
然而,现实残酷,他初入江湖的日子并不顺利。</P>
为了生计,</P>
他做过家庭教师、当过账房先生,</P>
也在某个将军帐下当过一名小小的执笔吏,但他每份工作都未能持久。</P>
之后,赵普沦为无业游民,漂泊江湖整整十五年。”</P>
“一直到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赵普的人生才出现转机。</P>
节度使刘词看中赵普的才能,聘请他为幕僚,</P>
赵普的生活这才逐渐稳定下来。</P>
两年后,赵普把家人接来团聚。</P>
然而好景不长,刘词不久后就病逝了。</P>
好在刘词这人对下属不错,</P>
他在临终前为赵普写了一封推荐信,希望朝廷能重用赵普。</P>
但当时周世宗柴荣正忙于滁州之战,无暇处理此事。</P>
但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P>
某日,赵普在滁州城外的一家客栈喝酒,</P>
恰巧赵匡胤与一众下属也来此饮酒。</P>
赵普见赵匡胤仪表堂堂,气宇不凡,便有意结识。</P>
他大声支开坐在赵匡胤身旁的一个小个子军官,自己坐在其旁。</P>
此时,石守信也想挨着赵匡胤坐,赵普说此人最终可当到节度使,于是邀他同坐。”</P>
“本来就在寻觅人才搭班子,想干一番事业的赵匡胤,听了赵普说的话后很感兴趣,觉得此人不简单,就相约另找时间面谈。</P>
两人改日见面一谈,果真就谈成了无话不说的亲密基友。</P>
赵匡胤自诩为刘备,把赵普捧成诸葛亮,赵普还顺势为赵匡胤谋划了抓军权、图大业的战略决策。】</P>
姜维笑着对诸葛亮说道道:“后人总是拿老师您和先皇来做榜样,看来您和先皇的情谊早已深入人心呐!”</P>
诸葛亮笑了笑,轻声说道:“司马懿马上就要来截粮了,今日便要他葬身于此!”</P>
这时候,魏延大步流星走了过来,说道:“禀丞相!上方谷里的火油已经布置完毕,哪怕是下雨也无法浇灭大火了!”</P>
诸葛亮点点头,随后看向魏延的双眼,问道:“文长,你可愿去做那诱饵?”</P>
魏延闻言,沉默不语。</P>
姜维眼底闪着寒光,手已经暗中抚上了腰间佩剑的剑柄。</P>
魏延在蜀军军中无疑是数一数二的大将,</P>
他若以身为饵,司马懿肯定深信不疑。</P>
但进入上方后,</P>
大火四起,</P>
司马懿大概率要被大火烧死,</P>
魏延自然也同样有很大几率死在火中。</P>
去?很可能死!</P>
不去?那估计出不了诸葛亮这个大营了。</P>
魏延心知自己已经无法再实现自己的野心,</P>
而且要想重新赢得大家的信任,</P>
这诱饵,怕是不当不行了。</P>
片刻的思索和权衡后,魏延单膝跪地,态度恭敬的抱拳道:“末将,必不辱命!!”</P>
诸葛亮心里微松了一口气,</P>
面上不露声色的说道:“速去!迟则生变!!”</P>
“喏!!!”</P>
待魏延离开后,</P>
姜维松开剑柄,不无担忧的问道:“老师,魏延心存二志,您不怕他投了司马懿吗?”</P>
诸葛亮摇头道:“魏延家小皆在益州,且他心高气傲,不会轻易反叛。</P>
况且,某如今想通了许多以往想不透彻的地方,</P>
对魏延和人心的掌控,</P>
也更加得心应手……”</P>
“是【神机妙算】特技带来的突破吧!”</P>
姜维心中想着,羡慕无比的说道:“若是学生也有机会上榜就好了……那时候,必定肯定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P>
诸葛亮闻言,笑着说道:“等解决了司马懿,咱们就去完成【晚清之殇】副本,到时候就能兑换【请神符】招来苏先生问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