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丹书铁券,那玩意儿真的有用?(2 / 2)

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P>

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严重削弱了联合作战的力量。</P>

赵匡胤派出的石守信与高怀德,很快便取得进展。</P>

他们的军队在泽州南部大败李筠与北汉联军,俘虏三万余人,生擒北汉将领范守图,并击杀了监军卢赞。”</P>

“连遭失败后,李筠被迫退守泽州,据城而守。</P>

然而六月时,</P>

宋太祖赵匡胤抵达泽州前线,亲自指挥攻城。</P>

皇帝亲临,大宋士兵士气暴增。</P>

宋军派出的一支敢死队成功登上城墙,</P>

泽州随即陷落。</P>

李筠不愿沦为宋军的俘虏,在城池被攻陷后,他选择了自焚身亡。</P>

从起兵到败亡,</P>

这位强大的昭义节度使,竟然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P>

观众们看到这儿,忍不住概况起来,</P>

“应该是说李筠菜呢,还是应该说宋朝的军队强?”</P>

“说起来,北宋的军队初期时战力还是很强的。他们南征北战,屡战屡胜,可不是偶然。”</P>

“但遗憾的是,自从‘杯酒释兵权’后,北宋便转向了重文轻武的道路,这才逐渐导致了后来的军力积弱。”</P>

“真心希望宋太祖能通过这个视频直播有所觉悟,对国策进行必要的调整。”</P>

“历史总是充满变数,但愿‘靖康之耻’那样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不再重演。”</P>

“是啊!强大的军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只有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不过是别人的牧场而已……”</P>

……</P>

视频继续直播,</P>

“在李筠发动叛乱的时候,</P>

还有一个人,也在暗地里蠢蠢欲动,</P>

他便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P>

在众多节度使中,</P>

李重进是比较特殊的存在。</P>

因为他不仅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同样也是一位功勋卓着的将领。</P>

在柴荣统治时期,</P>

李重进与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分掌兵权。</P>

柴荣逝世后,朝廷任命李重进为检校太尉,并调任淮南节度使,镇守扬州。”</P>

“不久后,</P>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皇位,</P>

而后削去李重进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P>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P>

李筠的突然起兵反宋,为李重进提供了一个契机。</P>

经过深思熟虑,</P>

李重进最终决定与李筠联手,共同反抗宋朝的统治。”</P>

“然而,</P>

令李重进万万没想到的是,</P>

李筠的败亡竟然来得如此迅猛,</P>

以至于让他错失了最佳的起兵时机。</P>

在赵匡胤平定李筠之乱后,</P>

他一纸调令,将李重进从淮南节度使调任为了平卢节度使。</P>

这一变动让李重进心生恐惧,</P>

他担心一旦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便会遭到赵匡胤的暗算。</P>

为了安抚李重进,赵匡胤特地赐下免死铁券,以表诚意。</P>

可李重进仍然心存疑虑。</P>

作为周室的近亲、郭威的外甥,并且还掌握着兵权,</P>

像他这样的人,</P>

不就是新皇帝赵匡胤的眼中钉、肉中刺么?</P>

一张免死铁券,真能保他性命无忧吗?</P>

残酷的历史会告诉他真相,</P>

那就是,扯蛋!</P>

老朱杀了多少有丹书铁券的功臣?</P>

那玩意儿在手上,与其说是保命符,还不如说是催命符更准确一点儿。”</P>

朱元璋:“……”